戰鬥結束了,但是戰爭還在繼續。
北洋艦隊和俄國遠東艦隊較量的結束不意味著戰爭的結束。
喘息和休整是為了接下來更好的戰鬥,在其中1方徹底失敗之前,遠東不會平靜!
“這場海戰終於結束了。”
東京聯軍指揮部內,李光宗長舒1口氣。
此戰,劉步蟾的戰列艦編隊和鄧世昌的快速艦隊都發揮的十分不錯。可以說此戰結束後,在沒有獲得額外增援的情況下,俄國海軍在戰略層麵上的作用已經消失了,可以預料到接下來很長1段時間內,馬卡洛夫都會龜縮在港口內舔舐傷口不敢出來了。
但同樣的北洋艦隊也必須回港補給維修,在短時間內同樣失去了大規模決戰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估計按耐不住了吧?
既然如此,李光宗便命令北洋艦隊暫時撤回大連進行修整和補給,除了覆日號和盛京號受創過重,需要首先入船塢進行修理外,其它輕傷戰艦則先進行維護,爭取在最短時間內集中弄出1支戰鬥力足以壓製俄國人的艦隊。
這支艦隊在整備完畢後並不急於去圍攻俄國艦隊,李光宗的意思很明白,隻要俄國人不主動到清國領海附近找事的話,他就可以放任俄國艦隊在日本的行動。
至於英國人的責難嗎。在船塢修理的覆日號以及盛京號以及其它參戰戰艦上的累累彈痕已經足夠去堵住英國人的嘴了。
海軍方麵已經基本擺平,那麼6軍就成了重頭戲!
大量的外蒙古叛軍和少量俄國哥薩克騎兵已經在內蒙古集結,而北洋6軍因為騎兵數量稀少,所以隻能分兵駐守,在戰略上處於1種極其不利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李光宗必須用火力去平衡兵力的相對不足,也就是再這樣的情況下,李光宗決定先將自己的那支實驗“裝甲部隊”通過鐵路迅速運往西部地區。
反正這支部隊在外興安嶺地區也施展不開,在海參崴地區,這支部隊也不善於攻堅。
既然如此還不如拉到內蒙古去試驗1下,也好堵住那些反對者的嘴。在內蒙古高原上,自己那支試驗部隊彆的不行,蹲坑提供火力掩護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