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5年計劃是中國未來發展中十分重要的1環,其涉及範圍涵蓋工業到交通再到教育等諸多方麵。
工業方麵,國家將對重工業繼續投資,如鋼鐵、機械製造、軍工、造船、化工、礦產開采冶煉、電力等行業。同時,儘可能的吸引民間資本加入。輕工業方麵,如紡織,食品、造紙、日用化工等領域,則儘可能的由民間私人資本投入,國家負責對此進行引導。
爭取在第1個“5年計劃”結束之後,能夠在國內建立完善的工業體係,縮短和西方國家的差距。
交通方麵,由國家投資修建連接全國大中城市的鐵路網,在第1個5年計劃內讓所有省會城市和大城市都通上鐵路。公路建設方麵,有交通部主導,各省市配合,實現標準全國所有市縣都通公路。
教育方麵,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普及小學5年教育,有條件的省份,如現在國內最發達的省份山東,可以考慮普及到中學。國家成立帝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帝國6軍大學,帝國海軍大學,帝國科技大學,帝國行政大學,帝國師範大學,帝國醫科大學等國家最高學府。各省視情況成立1所綜合大學,1所師範大學和1所技術學院。各市成立專門的技術學校,為工業發展培養足夠的人才。現在中/國的學製為小學5年,中學4年,大學4年。當然,中學過後就可以選擇就讀技術學校還是考大學。國家不僅對小學進行免費教育,同時還提供1頓午飯,所有的大學生均可得到1部分補貼。所有選擇師範大學的學生,所有學費和生活費全部由國家進行補貼。在1個文盲率幾乎到達百分之9十的國家想要振興教育,除了資金上的投入,更多的則是師資力量上的缺口。
教育部提出在十年內基本實現這個規劃。當然,為了保證這個規劃的順利實施,政府每年需要投入兩億元的專項教育資金。這使得教育成為和軍費1樣的帝國最大的開支,即便是從滿清貴族抄家那裡獲得的資金投入進來,也隻能滿足5年的發展而已,5年過後,就需要由帝國財政來支付了。
不過,內閣對於未來5年經濟的發展,持樂觀態度。
工業、交通和教育以及軍工方麵,幾十億元6續在5年內投入,將刺激中國的經濟成爆發性的增長。預計明年的財政收入將增長百分之5十以上,並且連續幾年保證快速的增長。當然,在幾十億元的刺激效果消失後,經濟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都將回歸理性。同時,這還有1個前提,就是中國的發展不能被打斷,如戰敗等因素。
為了避免這個情況,中/國不得不在軍事上加大投入,確保在未來的戰爭當中,中/國依舊處於領先於彆國的情況。
對此,國防部建議,在未來的5年內,逐步在國內建立義務兵役製。所有適齡男子,每年必須進行半個月的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