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海海戰後,美國遠東艦隊殘存的戰艦很忙。真的很忙,以至於他們把俘獲的英日戰俘押往夏威夷的任務都是用民船執行的。
那麼這段時間,馬吉芬究竟在忙著乾什麼呢?第1自然是修船。小日子辣麼凶悍,他們縱然9死1生的逃了出來,但也免不了被扒了1層皮。
而美國在遠東雖然有能夠維修戰艦的船塢,但是缺乏其它材料和設備,說白了,這裡的港口基地更多的是像後世4s店那樣提供維護,而不是修車廠那樣進行徹底的修理。刮刮船底塗塗漆麵還是可以的,但若是想要修理炮塔、更換裝甲什麼的,還是洗洗睡吧。
於是,剩餘的幾艘戰艦1直處於亞健康狀態。
而且因為床位有限,戰艦需要1個個來。更悲催是,美國人的人力資源也不夠。日本人的高爆彈讓美海軍幸存的人員中的3成以上都帶著傷。在拋除戰死、失蹤和帶傷的人,美國戰艦上能動用的人力也就隻有標配的1半左右。
而想在這麼偏僻的地方找到熟練的船工,其難度可想而知。至於說補充彈藥什麼的,就更彆說了。美國人壓根沒想到自己的艦隊會敗得這麼快。整整1周的時間美國人才反應了過來,並開始在全國境內搜集物資準備支援遠東艦隊。
1周時間有多長?對於軍隊來說可不是簡單的7*24小時!他代表著無數稍縱即逝的戰機。
拿日本海軍做對比吧,蘇祿海海戰結束後第2天,日本聯合艦隊的所有參戰艦艇已經到了日本本土進行修整,第6天,日軍除信濃號戰列艦以外所有戰艦以基本修繕完畢,雖然達不到參戰前的狀態,但繼續作戰肯定是沒有問題。第7天,日軍艦隊已經修整和補給完畢,他們與新入5的日向號鬆島號開始1起向南航行,準備隨時進攻美屬薩摩亞。
而這個時候,美國還在疑惑“強大”的美國艦隊為什麼會敗與日本人之手?
當然,這1切的責任都應該是美國高層的事情,根據前線傳回來的情報,馬吉芬做事還是很儘職儘責的。在紐約號裝甲巡洋艦粗略的完成修理之後就立即趕往莫羅灣去拯救已經登6的美軍海軍6戰隊。並且在路上還乾掉了2艘日本的偽裝偵察船。
而布魯克林號則前往美屬薩摩亞幫助當地的美國人轉移到其他和平地區。畢竟馬吉芬等人也擔憂日本人得寸進尺,繼續向南攻擊。
直到此刻,反應緩慢的美國高層政府也終於認清了現實。於是他們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遊走以便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