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拿出了大量的黃金來應急,這使得俄國的戰爭潛力再1次被激發出來。
俄國政府迅速向英法兩國訂購了3千挺重機槍和3千門火炮,要求英法兩國在1個半月內必須交貨。
英法兩國1方麵為了接下這筆大訂單,另外1方麵也為了支持俄國的戰爭。在庫存不足的情況之下,甚至將現役6軍中裝備的武器都賣給俄國了。
隻不過,這些武器要想裝備部隊,再運抵東西伯利亞前線,還需要大量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內,足夠中國軍隊在東西伯利亞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了。
1898年9月6日。
北方戰場平靜了十來天之後,再1次緊張了起來。
中國軍隊在恰克圖稍作修整之後再1次往北進軍,兵鋒直指烏蘭烏德,大戰1觸即發。
這1次的戰役,將直接決定東西伯利亞戰役的勝負,甚至是成為這1場的戰爭當中,中俄兩國在6地戰場的轉折點。
烏蘭烏德市是俄國在東西伯利亞的第3大城市。於1666年由哥薩克人建立。主要民族有布裡亞特人,俄羅斯人,蒙古人。
在之前的恰克圖大戰當中,中國軍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武器彈藥的消耗較大。
同時,負責指揮北方戰場的李雲龍上將認為可以借助烏蘭烏德,吸引更多的俄軍到這裡,打1場決定性的大會戰。
因此,第3集團軍在取得了恰克圖大捷之後,並未立刻對烏蘭烏德發起進攻,而是選擇休整了1段時間。
1方麵補充兵員同時也可以補充武器彈藥。到現在,所有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而俄軍在烏蘭烏德也積蓄了2十萬人的兵力。
9月7日上午,北方戰區總司令李雲龍親自趕到了恰克圖以北,離烏蘭烏德不到2十5公裡的伊沃爾金斯克,建立了前線指揮部,負責指揮北方戰場上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