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烏德的勝利對中國方麵來說毫無疑問是1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俄軍指揮官尼古拉大公以及1眾俄軍高級官員被俘,導致俄軍群龍無首。在加上恰克圖和烏蘭烏德兩場大敗更是讓俄軍的士氣低到了極點。
烏蘭烏德會戰之後,參加這1場戰鬥的第1集團軍、第3集團軍以及第3騎兵軍都非常的疲憊,加上損失的兵員以及作戰物資需要補充。
北方戰場不得已停止了大規模的戰鬥,開始轉而穩定戰果。為下1步進攻伊爾庫茨克做好準備。
如果說,烏蘭烏德會戰是這1次中俄之間6地戰爭的轉折點,那麼,下1步的伊爾庫茨克會戰,則是徹底的將俄軍打落萬丈深淵的機會。
而俄國方麵顯然也意識到了這1點,目前,留守在伊爾庫茨克阿米耶夫少將已經自動接過了尼古拉大公的指揮權,開始收攏戰場上的殘兵敗將。
同時,阿米耶夫也不斷的向沙皇求援。
為了確保勝利,或者說是不要輸的那麼難看,沙皇尼古拉2世已經儘可能的從俄國的其他地方抽調軍隊支援東西伯利亞戰場了。
販賣黃金獲得的大量金錢也全部用在了征召新兵和購買武器裝備上麵。為了支援前線,俄國已經拚儘了全力了。
中國和俄國,都在為伊爾庫茨克大戰而做準備。
俄國方麵拚命的往伊爾庫茨克補充兵力和裝備,而中國方麵則是抓緊時間往前線運輸彈藥物資,確保在這1次的大會戰當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後勤物資保障,不會在出現烏蘭烏德會戰時的那種窘迫了。
北方軍總司令李雲龍也從前線返回了京城,回到大本營,闡述下1步的作戰計劃。
10月1日,大本營會議召開,李光宗親自參加,另外參加的還有軍方的巨頭以及內閣方麵的重臣。
“戰爭開始到現在,已經1個多月了,到目前為止,帝國軍隊,取得了巨大的戰績。我非常欣慰,正是有了帝國將士們的拚命以及大家的努力,帝國才能夠走到今天。戰爭到了現在的地步,我們離勝利已經不遠了!俄國人損失了數十萬的軍隊,儘管他們還在堅持但已經元氣大傷了。隻要下1步的伊爾庫茨克大戰,帝國再取得勝利。那麼,俄國就將徹底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