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烏裡揚諾夫的抉擇(1 / 2)

切爾尼戈夫會戰的結果讓俄國工黨上下也是非常的震驚。

在之前取得勝利的時候,他們欣喜若狂,似乎以為推翻沙皇尼古拉2世的統治就在眼前了。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3位主要領導人,馬爾托夫、普列漢諾夫和烏裡揚諾夫3人,甚至都已經開始為俄國民主工黨未來的路線,以及領導權展開激烈的鬥爭了。

但是切爾尼戈夫1戰讓他們徹底的傻眼了。

這也使得這3個領導人,對於接下來的行動,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馬爾托夫堅持在基輔和俄軍決戰,並且發動更多的工人和農民加入戰爭。

而普列漢諾夫和烏裡揚諾夫,則認為現在大勢已去,留在基輔的話,隻會被俄軍消滅的。他們應該放棄基輔,撤往東麵的頓河地區,和那裡的起義軍聯合起來,繼續和俄軍抗衡。

兩種觀點,誰也無法說服誰。

最終,俄國民主工黨的軍隊,不可避免的分裂了。剩餘的6十萬的軍隊,有3十萬人堅守基輔,在馬爾托夫的率領下,企圖和俄軍的決戰。

另外的3十萬人,則在普列漢諾夫和烏裡揚諾夫的率領向東方轉進。

馬爾托夫在基輔,發動工人和農民加入軍隊保衛勝利果實,短短5天之內,就將軍隊擴充到了上百萬人。但這些軍隊,根本就不會任何的戰鬥技巧,連武器都沒有,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們去應對精銳的俄軍。

基輔的戰鬥,僅僅隻進行了3天就結束了。俄軍在重炮的掩護之下,輕而易舉的就攻破了基輔。

攻入基輔之後,俄軍開始大4的屠殺那些起義者。在這期間,不可避免的爆發了搶劫、強*奸。殺人放火更是常事。很多沒有參加起義的平民,也遭殃了。而俄軍的統帥尼古拉大公,並沒有阻止這些。在他看來,士兵獲得了勝利,這正是他們放鬆的時候。特彆是那些哥薩克騎兵,他們本來就沒有軍餉,獲得勝利之後的搶劫,是他們獲得財物最主要的來源。

10月下旬,普列漢諾夫和烏裡揚諾夫兩人,率領幾十萬俄軍進入到了頓河地區,和當地的起義軍1起,擊敗了進攻這裡的俄軍。

軍隊的數量,再1次膨脹到了上百萬人。隻不過,經曆了上1次的失敗之後,普列漢諾夫和烏裡揚諾夫兩人,都不認為他們手中的這些軍隊,能夠和精銳的俄軍相比。

經過商議之後,兩人率軍向南進攻,準備進入高加索山脈,依靠地勢和俄軍相抗衡。

在轉進的過程當中,普列漢諾夫不幸遇難,整個俄國工黨,3位領導如今隻剩下了烏裡揚諾夫的1人。

俄國工黨起義軍正麵臨著起義後最困難的階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