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吃的。麵對這樣的情況,沙皇尼古拉2世加大力氣支持前線的軍隊,並且訓練更多的軍隊,用這些軍隊去把叛亂剿滅。
最終,俄國用了3年多的時間才將叛亂平息,而在這3年之中,俄國消耗了幾乎所有的國力,付出的損失,遠遠不止贖回戰俘所要的那些贖金。
當俄國平息叛亂之後,中國已經在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都建立了完善的交通了,幾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上,讓俄國不敢輕舉妄動。
尼古拉2世想要收複失地的願望,更是成了空想。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此刻帝皇的“移民實邊”之政才剛剛起步。
11月的京城已經寒冷起來了。但寒冷的天氣卻絲毫影響不了帝國臣民那顆火熱的心。
帝國軍隊的改製,正在逐步的進行,大量的軍隊,開始按照新的防區進行調動,不過,基本都是從內6地區前往邊境地區,以加強帝國對這些新並入帝國的領土的掌控。
帝國的重心,也已經轉移到了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消化在戰爭當中獲得的巨大利益上來了。
而向新占領的領土進行移民,則是最關鍵的1步。
隻有這些領土上生活的都是中國人之後,這些領土才能夠算是中國的領土,才能夠保證帝國對這些領土的長久占領。
早在去年,和英法俄等國的戰爭結束之後,帝國內閣就已經開始為移民做準備了。
帝國的各大報紙以及各級政府,都對即將要展開的移民進行了宣傳。特彆是在人多地少,以及土地貧瘠的黃土高原地區,內閣更是要求將這些地區的人,全部移民出去,然後雇傭日本人或者抓捕南洋地區的土著來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改變這裡的環境。
政府向所有人宣布,凡是前往北方西伯利亞或者中亞的移民,都可以獲得1百畝的土地或者草原,不管是用來放牧還是種田,都可以。
凡是前往南洋地區的移民,可以獲得3十畝土地。南洋地區的氣候條件雖然炎熱1些,但更加適合耕種。因此,南洋地區是這1次的移民的主要地區,預計總共1億的移民中,百分之8十都會放在南洋地區。
所以,移民南洋獲得土地會少1些。但每個人3十畝的土地,也足夠1個人生活的很好了。再說了,這麼多的土地,1個人也耕種不完,可以向帝國貸款購買農用機械,或者購買那些反抗帝國,然後被抓捕的南洋土著來耕種。
總體而言,這1次的移民,就是要讓帝國公民,都能夠享受到帝國強大以來所帶來的好處。同時這樣也能很好的凝聚帝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