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戰爭的慘敗。讓法國吃儘了苦頭。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法國將大部分的國力,都投入到了6軍的重建當中。至於海軍,法國則隻能是先放1放了。反正他們現在有英國這個盟友,所以,德國海軍帶來的巨大壓力,就交給英國人去對付好了。法國海軍最多配合1下就可以了。
隨後,大家又對具體的細節展開了討論。比如哪1個國家遇到什麼危險的時候,其他國家應該如何幫助。盟友們應該對國力較差的盟友。提供什麼樣的援助等等,這些都需要逐條的討論才行。
英國、法國和俄國的秘密會議,整整進行了3天的時間,最後才達成1致,簽署了結盟的條約。
條約規定,英國、法國、俄國3國結成《互助協約國》共同應對敵人,協約國成員1旦遭到任何1個敵人的進攻,其他的成員國必須在24小時內敵國宣戰。同時,傾儘各國的6海軍,為盟友擊敗敵人。而在戰爭爆發之前,3國將進行1係列的技術以及資金上的合作,提高4國的整體實力,確保在未來的戰爭當中,能夠獲得勝利。
作為協約國的發起者,英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3國協約的形成,也加劇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對抗。
就連李光宗也沒有想到,他原本想要坑德國人1把,才把德國海軍的潛艇在中國造船廠建造的消息透露出去的,但卻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這直接使得曆史的走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協約國和同盟國提前開始全麵對抗之後,第1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的可能性大了非常多。彆的不說,在李光宗的亂入之下,德國海軍提前擁有了潛艇和1係列先進的戰艦,這使得他們的海軍實力遠高於曆史同期水平,而英國海軍,在經過了中國的削弱之後,則是比曆史上要弱許多。
曆史上,英國皇家海軍實力遠勝於德國公海艦隊,但現在雙方的實力則是無限接近。造成的結果就是威廉2世乃至整個德國高層自信心爆棚,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戰勝英國,所以1旦因為局勢變化,德皇威廉2世決定鋌而走險的話,戰爭就很有可能爆發。到時候,即便中國位於世界的東方,也是無法幸免的。
不過,這也正是李光宗想要的。讓西方各國不斷的增加軍事開支,消耗他們的國力。然後通過1次世界大戰,將他們的國力全部消耗1空。到時候,中國就能夠以微小的代價,獲得整個世界的控製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