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們,我想,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如果我們不能儘快和中國人達成1致,結束戰爭的話,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們這1屆的內閣也會被趕出首相府的。我可不想成為執政時間最短的首相!”班內南爵士說道。
班內南爵士看的很明白,自由黨之所以能夠擊敗保守黨,上台組閣,完全是因為保守黨領導的政府,在戰爭當中輸給了中國,讓英國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作為世界霸主的英國人民。如何能夠接受1個不斷失敗的政府呢?
現在他上台了,就必須做點事情才行,要不然憤怒的民眾已經拉下來1個首相了,他們肯定不會介意再拉下來1個。
“首相閣下,我同意和中國人妥協。隻不過,中國人的條件太苛刻了,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答應!”新任外交大臣蘭斯多恩勳爵說道。
前任外交大臣菲利普可謂是資曆深厚的人物,在其任內,他工作也是兢兢業業。原本他有望繼續留任的,但可惜的是他接連碰上了索爾茲伯裡和亞瑟?貝爾福兩位倒黴的首相,這兩位首相在其任期內多次對中國開戰,可最後都大敗而歸。戰敗了當然要簽訂戰敗條約,而這繞不開菲利普這個外交大臣。隨著條約的簽訂,已經有很多人都將菲利普看做了英奸(類似於晚清李鴻章),所以這1次在趕亞瑟?貝爾福下台的同時,憤怒的民眾也沒忘了菲利普這個“英奸”。
菲利普的悲慘遭遇無疑給後人敲響了警鐘,新任外交大臣蘭斯多恩勳爵上台後的第1件事就是去教堂祈禱,祈禱自己不要菲利普那麼倒黴,明明什麼都沒做,最後卻落得了1個“國賊”的名頭,慘淡收場。
“中國人的條件是什麼?有沒有商量的餘地?”班內南爵士說道。
他知道,戰爭打輸了。英國想要退出戰爭,不付出1定的代價,那是不可能的。當然,這個代價。必須在大英帝國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第1,中國人要求我們承認中國對科威特具有保護權!第2,中國人要求大英帝國退出波斯和阿富汗!第3,中國人要我們同意沙特王國統1阿拉伯半島。第4。中國人要控製蘇伊士運河。第5,中國人要求大英帝國向他們賠償12億華元的戰爭損失!”蘭斯多恩勳爵說道。
“中國人這是把我們當成冤大頭了嗎?我們根本就不能答應這樣的條件!”殖民地大臣溫斯頓?丘吉爾非常不滿的說道。
中東地區的戰略位置非常的重要。阿富汗是保衛印度的北部屏障,而波斯,則是大英帝國慢慢蠶食奧斯曼帝國的前進基地。如果這些地方都轉讓給了中國人,那大英帝國這些年的努力,可就白費了。至於科威特,哪裡雖然滿是沙漠,但卻是在中東。誰知道哪裡有沒有石油,給中國人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