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大舉攻擊英國商船,使得英國從印度和澳洲獲得的物資下降了1半以上。對此,德國和奧匈帝國都拍手稱快。
不過,中國海軍對英國商船的攻擊,並未持續多久,幾天之後就停止了。並且,隻要英國商船不經過印度洋北部,而是從印度洋南部走南非的好望角進入大西洋,中國海軍並不會阻止。英國方麵在確定了這1消息之後,立刻命令所有的商船全部繞道好望角。雖然這樣會繞路1些,但也要比被中國海軍俘虜或者擊沉的好。
而德國在知道這1情況之後非常的不滿,屢次派遣外交官要求中國加大對英國商船的打擊力度,但全都被中國以軍艦需要維修鍋爐為理由,擋了回去。這是第2次中東戰爭中,德國用來搪塞中國的理由,現在被中國原封不動的返了回去。
對此,德國十分憤怒但卻無可奈何。另外,自從中國的商船在北海被擊沉之後,中國立刻以商船安全為由,停止了從海路向德國運輸戰略物資的行動。
這似乎讓德國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中國方麵:在迫使英國船隊全部掉頭走好望角後,中國高層的注意力再1次放到了蘇伊士運河上。
這原本是中國勝利的戰果,當初中東戰爭的時候,中國就拿下了蘇伊士運河。但因為很多的原因,特彆是德國的背後捅刀子,使得中國不得不吐出了這塊肥肉。但現在,無論是英法兩國還是德國,都被歐戰牽製住了,中國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重新奪取運河。
紅海岸邊的吉達港,這裡是沙特王國在紅海岸邊的1座重要城市,同時,這裡也是中國海軍印度洋艦隊的1個基地,印度洋艦隊在這裡駐留了1支有兩艘輕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組成的小艦隊,用來維護中國在這1地區的利益。與此同時,海軍6戰隊第8師的駐地也在這裡,對蘇伊士運河形成威脅。
在之前的協定中,規定蘇伊士運河由英法中德共管,其中,英國駐軍最多足足有1個步兵師,法國有1個旅,德國有1個團。至於中國的兵力則是最少,隻有1個步兵連。但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在沙特王國西岸部署了大量的部隊。
現在的蘇伊士運河,主要還是掌握在英法兩國手中。德國的那1個團在戰爭爆發之後,就主動撤離了蘇伊士運河,轉道土耳其返回德國了。
隨著,德國人的主動撤退,他們好不容易才在蘇伊士運河取得的1點影響力也隨之消失殆儘。
現在埃及由中英法3國互相角力,3國各顯神通,使得埃及的局勢非常的混亂!但馬上,這種混亂的局麵就要被強勢的中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