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馬普特拉河發源於中國中國境內的喜馬拉雅山,在中國境內被稱為雅魯藏布江。從藏南(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進入印度,在藏南(阿魯納恰爾邦)境內稱底杭河、或香江。在藏南巴昔卡附近的印度阿薩姆邦境內與其他兩河合流後始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孟加拉國後稱為賈木納河,於瓜倫多卡德與恒河彙合,形成巨大的恒河3角洲,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中下遊,河麵寬闊,往往寬達5公裡以上,隻有在極少數的地方才比較狹窄。古瓦哈提附近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河麵僅有5百米寬,英國人占領印度之後在河上修建了1座大橋,溝通大橋兩岸。
11月18日,1支中國海軍的驅逐艦和淺水重炮艦組成的艦隊逆流而上,抵達了古瓦哈提,1個營的海軍6戰隊士兵在這裡登岸,攻占了大橋,並且在大橋的南北兩側建立了防禦工事。依托河麵上的戰艦,形成了1道堅固的防線。並且,為了確保萬無1失,中國海軍6戰隊還在大橋底部埋下了炸藥,如果到時候無法守住大橋的話,他們就將大橋炸毀,以斷絕英印軍逃跑的可能。
11月20日,中國6軍第2集群分彆從西隆和焦瓦伊出發,追擊逃跑的英印軍。儘管英印軍從昨天傍晚就開始逃跑了,但1晚上下來,他們也隻逃出了十幾公裡而已。山路難行,同時夜晚又看不見,能夠摸黑前進十幾公裡,已經很不錯了。
天亮之後,英印軍繼續逃跑。但是,他們的速度卻越來越慢,1晚上的狼狽逃命下來,讓他們又累又餓了。很多印度阿3為了逃命,把步槍和子彈之類的都扔了,以減少身上的負重。另外,上文說過英印軍是輕裝簡行,連重火力都沒有帶,怎麼可能有多餘的空間帶糧食。出發的時候,士兵們身上就隻帶了兩3天的口糧而已。
這或許是英印軍的指揮官認為,戰鬥很快就會結束的原因。
依靠之前派遣出去的偵察部隊,中國6軍能夠準確的得知英印軍的動向,並且對他們發起追擊。為了逃命,英印軍不得不留下阻擊的部隊。但是,這些被留下斷後的英印軍士兵們,並沒有如預想中的那樣頑強阻擊而是直接投降就是扔掉武器逃跑了。此刻這些印度阿3總算是聰明1回,知道自己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
而為了加快追擊的速度,中國軍隊也沒有管這群印度阿3,直接將他們交給日本雇傭兵關押起來了。
11月22日,英印軍終於逃到了古瓦哈提,隻不過,他們麵對的卻是被中國軍隊占領的大橋。河麵上還有3艘中國海軍的“島”級淺水重炮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