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派遣了超過兩百萬大軍進攻印度和澳洲,但此刻的主戰場依舊是歐洲戰場。
對印度和澳洲的進攻,隻不過是中國提前獲取勝利果實而已。在德國對於戰爭越來越不上心的情況下,中國必須得早做準備才行。
1907年12月16日,世界戰局再1次發生了變化。
麵對印度和澳大利亞越來越不利的局勢,英國人也明白這兩塊殖民地是保不住了。失去這兩塊殖民地後,英國的戰爭潛力必定會急速下降,所以英國必須在其他地方重新打開局麵,1方麵是將失去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影響降至最低。另1方麵,則是協約國想要重新重新掌握戰局的優勢。
西歐戰場上,滿是壕溝和鐵絲網,在激烈的陣地戰中不管是英法聯軍還是德國軍隊都已經筋疲力竭,東歐戰場上,俄國這個泥足巨人又派不上用場,最終在經過1番尋找之後,英國人隻得將目光放在了巴爾乾地區。
在那裡,他們的新盟友意大利正躍躍欲試!
12月18日,在英法兩國的支持下,意大利對奧匈帝國南部展開了1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此戰,意大利大獲全勝,擊敗超過十萬奧匈帝國軍隊,並且奪下了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幾乎是奧匈帝國領土麵積的十分之1了。
原本奧匈帝國就在俄國的攻擊下苦苦支撐,現在在加上意大利,奧匈帝國完全頂不住,於是慌忙的奧匈帝國不斷的求援,求援信件宛如雪花1般不斷飛入波茨坦宮和新華宮。
小弟有難,當大哥的自然不能不管。要不然以後誰還敢跟你混啊!
於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小弟,同時也為了保證南部地區的防線,德皇威廉2世當即命令德國6軍抽調5個師的部隊進入奧匈帝國,協助奧匈帝國守住西南部的防線。並且尋求機會擊敗意大利,震懾其他的南歐國家。同時,德國方麵還同中國進行了交涉,希望中國能夠在意大利這個問題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出來。
德國駐華大使保盧斯也拜會了帝國首相曾紀澤,並且覲見了帝國皇帝李光宗,提出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要求,希望中國能夠從地中海方向對意大利發起打擊。畢竟,現在中國海軍的勢力已經擴張到了地中海東部。
中國在埃及和中東地區駐紮的軍隊,特彆是海軍,可以對意大利構成很大的威脅。
帝國皇帝李光宗當即表示,中國決不會任由意大利這個背信棄義的無恥小人逍遙快活的。中國英勇的6海軍,將給意大利1個慘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