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二哥當時來信說是因為部隊離的遠,加上他找的媳婦也是部隊軍醫,兩個人請假時間暫時湊不到一起。
所以隻能先寫信告知家裡,等到休探親假再回老家。
誰想到,1952年底,二哥憔悴地抱著兒子回到家。
原主母女倆這才知道,原主二嫂前段時間意外早產去世,隻留下這個孩子。
因為當時早產導致缺氧,孩子出生就放在保溫箱。
經過部隊醫生詳細診斷,孩子腦細胞和神經都有不同程度損傷。
將來有可能會出現智力低下和生長發育遲緩現象。
原主二哥傷心欲絕,但他不僅是丈夫、父親還是一名軍人。
這段時間已經耽誤很多事情,儘管領導和戰友們都體諒他,他卻不能對不起這一身戎裝。
思來想去,確認孩子身體恢複之後,原主二哥便把孩子抱回老家。
原主那段時間連睡覺都要緊挨她娘,就害怕她娘受不了打擊出現意外,誰曾想原主娘這次反倒堅強起來。
正好這時原主考上初中。
初中離家很遠,本來還擔心每天來回路上時間,現在原主娘替原主做了決定,讓她直接
住校。
這樣她照顧孫子也不會耽誤原主學習,原主反對無效,隻能期待每個周末回家。
原主娘在這期間,隻要有時間就會帶著孩子去縣裡各個醫院檢查。
去了幾個醫院都說孩子治不好,後來聽說鄰市中醫很厲害,便帶著孫子去了哈市。
最後折騰一圈,藥吃的不少,針也不少紮,壞消息是孩子心智確實有問題。
好消息是,因為發現早,治療及時,孩子心智可以恢複到正常孩子八九歲左右水平。
以後也會有一定自理能力,原主娘這才安心帶孫子回家。
原主娘特意找人給孫子起名叫顧光磊,小名石頭,希望他堅強勇敢、平安喜樂。
有了小石頭陪伴,原主娘的身體慢慢康複。
雖然還是乾不了重活,但一些家務活倒是不影響。
原主這期間倒是沒看出自己小侄子有什麼不同,但要說對小侄子多深的感情也不至於。
她隻是覺得小侄子的出現讓自己娘重新恢複精氣神,她就很是高興,覺得肩上擔子都輕了許多。
之後原主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
1957年,原主考上哈市東北工學院,作為十裡八鄉唯一一個大學生,可謂是光宗耀祖。
就連族長都破天荒地允許原主上族譜。
可是老天爺好像就偏偏看不慣他們家。
今年大一放暑假期間,原主正和她娘念叨自己二哥最近怎麼沒有回信時……
部隊來人帶著她二哥遺物和撫恤金敲響大門。
連番打擊徹底擊垮原主娘,一口氣沒上來直接去了。
原主從她娘死後就一直渾渾噩噩,還是村長看這天熱,人放不住,才趕緊安排下葬。
原主生活其實一直很簡單,就是家裡、學校。
原主娘是原主最大的依靠,即使原主娘這些年對孫子關注會比對原主多一些。
但每次放假回家,母女倆都會躺在一起秉燭夜話,無話不談。
可以說原主娘就是原主的精神支柱,現在這根柱子倒塌,原主也失了精氣神。
又趕上她這幾天沒有睡過覺,沒怎麼吃過東西,今早醒來,心臟突然一陣刺痛,之後便失去意識......
而再次醒來的身體已經換了靈魂。
顧明月猜測原主應該是傷心過度而猝死。
或許是執念支撐,原主一直堅持到將她爹娘還有大哥二哥的遺物一起合葬後才煙消雲散。
原主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家人一輩子積德行善,從未做過任何虧心事,命運的困苦卻從不曾放過他們。
原主不明白,顧明月卻很清楚,因為他們都是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