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月一頁一頁地仔細翻看。
幾乎後麵的每一張都是一張精細的圖紙。
上麵詳細地標注出什麼位置有什麼機關,無論是機關圖樣還是基地構造曲線,無一處不細致。
打從一開始,來建造基地的這幫人就注定有來無回。
所以小鬼子才會對他們不設防。
從而讓他們在死前,依然能清楚地記起,基地每個方位乃至每個房間都有什麼。
因為這裡的每一處都有他們的參與。
這才有了筆記上的內容。
也虧得她找到這本筆記。
否則,她真的會退縮。
從無意中踩中機關開始,就已經讓顧明月生了悔意。
雖說富貴是要險中求,可也得有命去求。
步步驚心的機關,她不敢保證自己每次都能準確閃進空間。
但凡不小心慢一拍,比如剛剛的毒煙,哪怕吸進去一口,都不知道會有何隱患。
她又沒有主角光環,也沒那個能力避開所有機關。
說實話,她真害怕。
幸好,她的運氣不算太差。
翻到筆記最後,是一段懺悔:
背叛就是背叛,無論什麼理由,都改變不了我們背叛的事實。善惡有報,今日,我們終究嘗到苦果,心中悔恨交加。‘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青山一抷土’.......
過去的錯已無法彌補,惟願儘最後一點力,希望有一天能幫到祖國。若是有一天,承蒙不棄,有人願意帶我們離開,希望將罪人們的骨灰灑在這片青山之上,不為安息,隻為贖罪。
罪人手書,後麵是一長串的名字,是被毒死的所有人的名字。
看到這段話的顧明月忍不住想,如果這些人當初沒有死,是否會迷途知返?
答案未知,人性太複雜,誰也不敢說能看清它。
隻是人都死了,再去追究過錯顯然不太現實。
倒不如把其留下的筆記利用最大化,正如筆記中所說,權當贖罪。
手中有地圖,顧明月轉起來得心應手。
這裡儼然是一個大型基地。
有彈藥庫、軍械庫、儲藏庫、還有珍寶庫.......
首先來到珍寶庫,本就是為這個來的。
看著那幾近摞成山的金銀珠寶,自私如顧明月,都覺得怒火中燒。
她了解過這段曆史。
小鬼子那彈丸之地,人稠地狹,資源稀缺。
想要快速發展怎麼辦?當然是走捷徑!
如強盜般,靠著不斷侵略和擴張,去發展他們的國家。
地大物博的華國便成為他們主要目標。
據統計,侵華期間,小鬼子從華國掠奪走的黃金數量高達噸。
這還不算從民間百姓家中搜刮出來的金首飾、金條、金錠、金碗等器物以及在金礦中開采的黃金數量。
還有小鬼子掠奪的礦產、林木資源......
這些資源一部分經過加工變成小鬼子戰爭物資,供他們以戰養戰。
一部分被運回那彈丸之地,供給他們國內生活所需。
至於眼前這些.....
顧明月猜測是因為小鬼子突然投降,留在華國這邊的人來不及轉移物資。
這才挖空半座山藏匿。
根據筆記中記錄,基地主控室有個自毀裝置。
小鬼子從始至終就是抱著得不到就毀掉的心理。
若是有一天,這些寶藏被華國人自己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