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滿月得知丈夫死了,忍不住問道“您後悔過嗎?”
梅花笑了笑“後悔什麼?後悔沒早殺了他?”
滿月搖頭“不是,我是說,後悔當初沒早離開他。不然,現在不會就你一個人孤零零的過。”看著那些至今仍然觸目驚心的傷疤,心疼道“還疼嗎?”
梅花愣了下,認真地盯著她,忍不住紅了眼眶“若是當年,我的孩子能平安降生,也該和你差不多大。傻孩子,我不疼,也不苦,如今,我繼承丈夫的房產田地,族裡人也對我格外尊敬,逢年過節,還會來家裡探望送禮,娘家人無法鉗製我,沒有再比我現在更自由更舒服的日子。就是遺憾我那未出生的孩兒,若你不嫌棄,叫我聲乾娘。以後找不到親人,記得回來找我,咱們娘倆一起過。”
“乾娘!”
“哎!!!”
文章結尾,顧明月習慣總結,這次采用省親人的口吻。
當彆人奉承他吉人天相,身體才會康複的時候.....
省親人卻搖頭否認。
然後深情地望向一旁的妻子,感慨道“諸位錯了,我能恢複健康,多虧我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否則,我絕對不可能重新站起來,所以,我奉勸大家一句話‘虧妻者諸事不順,疼妻者風生水起‘。”
故事結局一經登出,引發劇烈反響。
有人覺得梅花做得太過,並攻擊顧明月這個作者,說她冷血無情。
有人覺得文章總結太精辟,古往今來,女性在家庭地位上每每都是岌岌可危狀態,可她們的付出在整個家庭中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禁讓人思考,那些罵女人是賠錢貨的人,他們自己又何曾不是敗家的貨?
這樣的對立爭論在各大報紙上引發文鬥。
不說彆的地方,單單青山鎮,每天各大廠區都能舉辦一場小型辯論會,討論這些觀點。
每個人都有各自理解,無論是片麵還是偏激。
不可否認,‘疼妻者風生水起’這樣的言論,對於保守的時代來說很有衝擊力。
尤其是一些又要上班又要養家,還要養鄉下小叔子、小姑子一家的女同誌。
她們很多,要麼是心疼男人。
要麼是娘家不給力,在家裡抬不起頭。
要麼是沒有生兒子,覺得對不起男人。
甚至有很多,家庭條件不差、本身條件也不錯的女同誌,由於時代觀念束縛,即使覺得哪哪不對勁,也苦於沒有頭緒,不知該如何應對。
如此言論好似一根引線,點燃很多人心底隱隱的不甘,發人深省,或許不足以動搖根本,卻足以讓人覺醒。
很多家庭因此爆發戰爭。
更招來很多人對顧明月抨擊,說她大搞女權主義,破壞家庭穩定、社會和諧。
以往讀者來信,大部分都是感謝信。
比如之前寫過的防拐騙小貼士,有人來信,說他們夫妻帶著孩子坐火車碰上一個勁套近乎的大娘,幸好多個心眼,對方問他們工作年齡姓名時,胡編亂造。
等下車時,大娘故意大喊自家孩子是她孫子,還說他們夫妻是拐子。
要不是讀過文章,一想到可能出現的後果就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