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夜夜笛聲不絕(2 / 2)

遙遠的日子 海傑 2722 字 16天前

兩人見了麵,夏玨一時間支支吾吾不知道說什麼是好,稱呼他為潘醫生吧,顯然不再合適。

潘連同看出他為難之處,嗬嗬笑道:“夏玨啊,你就叫我老潘好了。”

夏玨心想:“老潘?那還不如叫潘大哥順嘴呢。”

潘連同又笑著說:“隨你,隨你。”

潘連同問夏玨因何到了此處。

夏玨就將這幾日所遇之事細說了一遍,轉而問潘連同道:

“潘大哥,你又是為什麼到了這裡呀?據我所知,你不是去找靜竹庵去了嗎?找沒找到啊?”

潘連同沒有正麵回答,隻是說:“靜竹庵乃是僧尼修身之所,我一個和尚怎好去得。”

夏玨不覺好奇又問:“潘大哥如何又做了和尚呢?”

潘連同反問:“我不做和尚又能做什麼呢?”

這話聽起來頗有意味,與那一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呢?”有異曲同工之意。

夏玨不覺又問出一連串的問題,諸如:這寺廟叫什麼?潘連同如今做了和尚,可有法號?剛才自己過夜的那座破廟又是怎麼回事?還有,在這荒無人煙的山崖之上如何生活呢?等等等等。

而潘連同是這樣一一作答的:

這座寺廟叫做藏竹寺,原來住著一個老和尚,隻因自己在山間迷路,幾乎喪命,遇老和尚救下後,方至此處。

潘連同感激老和尚救命之恩,老和尚言說此乃造化弄人,緣分所致,並贈予潘連同一部經書,要他好好保存,說是自己於此孤陋之處畢生感悟,雖無大能大德,亦不想使其無端泯滅。

潘連同依言接受。

老和尚又說,東邊有一條大河,偶爾有船隻經過,可以借此回去。

潘連同見那老和尚已然十分蒼老,體弱力竭,就提議一起離開,老和尚執意不肯。

潘連同沒有辦法,又不忍就這樣丟棄下老和尚,隻好暫且住下,照料老和尚。

不日,老和尚欣然圓寂。

“哦,原來是這樣。”夏玨聽到這裡點點頭接問:“那老和尚孤身一人,又是如何生活度日的呢?”

原來老和尚在寺廟後麵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了些五穀蔬菜,寥以裹腹度日。

“而且,還時常有一位白先生過來幫忙照應。”潘連同說。

“白先生?”夏玨不解。

潘連同不語,笑而言他:

“後來我往東邊走了幾趟,果然遇見一條大河,隻是未見有船隻路過,因與外界一時無從聯係,就一直住在寺廟裡,閒暇時,就讀那經書,那經書名曰:《藏無真法》。

據經書記載,此塊山崖叫離恨崖,高有七丈,方圓百丈,生有茂竹。

在很久以前,崖上並無竹林,乃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林間有一小小道觀,叫做竹音觀,也不知建於何年何月,道觀住又一老道,削竹為笛,夜夜笛聲不絕。

據傳,因笛聲十分悅耳,竟引得一隻小白蛇夜夜來至道觀偷聽。

後因山火,道觀毀於一旦,道長亦不知下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