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在秦穆公十三年(前648年)晉國發生饑荒而民不聊生時,秦穆公沒有聽從丕豹趁晉國發生饑荒而借機攻打晉國的建議,而是聽從和采納了公孫支和百裡奚的意見,重視民生,順從晉國的民意,決定伸出援手,救助晉國的百姓,派人將秦國的糧食分水路和陸路,浩浩蕩蕩地從秦國的雍地運送到晉國的絳地,成就“泛舟之役”,贏得了民心,提高了秦穆公在中原各國中的聲望。
此外,由於所處奴隸社會的時代影響,秦穆公的民本思想有很深的奴隸製烙印。在秦穆公死後,為他陪葬的人員有170多人,其中不乏許多賢能之臣。這些人才的失去,造成了秦國從秦穆公到秦孝公間隔的這幾代的消沉,“秦不能複東征也”。
軍事上,秦穆公在位期間多次對外用兵,有勝有負,外交上,秦穆公在位期間主要以“詩書禮樂”為政,以“禮”待晉惠公,以“詩”與晉文公做政治交易,以“樂”投戎王所好,通過結盟、爭鬥、聯姻等手段協調秦國與晉國、鄭國、西戎等的關係,最終東服強晉,西霸戎夷。
在處理與晉國的關係上,秦穆公采取結盟與爭鬥相結合的政策,過程複雜曲折:派百裡奚護送公子夷吾回到晉國即位為君(晉惠公);為晉國送糧賑災而興起“泛舟之役;與晉國發生韓原之戰,將晉惠公生擒,但在周天子和穆公夫人的阻攔下答應釋放晉惠公回晉國,並且優待晉惠公,給予最好的宿舍,以諸侯之禮饋贈他七牢;宴請公子重耳,雙方以吟“詩”的形式來表達各自的政治目的,完成秦晉之間的政治交易;擁立公子重耳即位為君(晉文公),晉文公在位期間秦國和晉國之間都沒有發生戰爭,是曆史上的“秦晉之好”的時期;晉文公逝世後,與晉國發生崤之戰,又主動發起彭衙之戰、王官之戰。
此外,秦穆公努力促成與晉國世為甥舅的聯姻關係,主要包括:秦穆公娶晉獻公之女伯姬為夫人;對在秦國質子的晉國太子圉,秦穆公將贏姓宗女即懷贏嫁給他;太子圉逃回晉國後,秦穆公又將懷贏嫁給流亡至秦國的公子重耳。這種聯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秦晉友好的建立,使得秦穆公的聯晉目的得以實現,穩定了秦國的東部陣線,並在政治活動中獲得晉國的支持。
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秦穆公與晉文公一同出兵圍攻鄭國,鄭文公派燭之武對秦穆公曉以滅鄭國對秦國的利害,秦穆公認識到幫助晉國滅掉鄭國於秦國不利,於是調整政策,與鄭國結盟,並留軍隊幫助鄭國守城。
秦穆公為了達到征服西戎目的,采用了各種計謀。一方麵,秦穆公在西戎王的使臣由餘出使秦國飲宴時,趁機向由餘詢問西戎詳細的地形和兵勢,並且看重由餘的才能,借機挽留由餘。另一方麵,秦穆公采納內史廖“君試遺其女樂,以奪其誌”的建議,派內史廖向西戎王送了一些擅長歌舞的“女樂”來侵奪西戎王為政的意誌,同時又離間了西戎王與由餘之間的君臣關係。沉迷於“女樂”的戎王,再也聽不進由餘勸諫,荒廢政務與軍事。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穆公抵達西戎,西戎投降,得以稱霸西戎。
秦穆公二十八年(前632年),秦國和晉國、齊國、宋國、蔡國、鄭國、陳國、營國、邾國會盟於溫(今河南溫縣西南)秦穆公二十九年(前631年),秦穆公派小子憖參與魯國、晉國、宋國、齊國、陳國等的翟泉(位於洛陽城內)之盟。
喜歡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請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