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秦國曆代君主7(2 / 2)

秦桓公在位時在麻隧之戰中敗於諸侯聯軍。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81年),與晉厲公沿黃河結盟,後秦國違背盟約,與翟族合謀攻伐晉國。秦桓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79年),晉國派遣大夫魏相赴秦國宣告絕交,即率齊、魯、宋、衛、鄭、曹、邾、滕等諸侯國討伐秦國,秦軍戰敗逃跑,諸侯聯軍追擊至涇陽,而後還師。秦桓公繼位二十七年後去世,其子秦景公繼位。

《左傳》魯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秦共公卒。秦桓公繼位,次年(公元前604年)為元年。以此計算,秦桓公在位時間為二十八年。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秦共公卒於公元前604年。秦桓公元年為公元前603年。以此計算在位時間為二十七年。

公元前601年,晉國會同白狄攻打秦國,抓獲了秦國間諜,在絳(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的街市上將其處決,六日後秦國間諜死而複生。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派兵攻打晉國,兩軍在輔氏(今陝西省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交手,突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俘,晉軍大獲全勝。原來魏顆的父親魏武子魏犨有一小妾沒有生孩子,魏犨剛剛生病時,命魏顆將小妾另嫁他人,魏犨病危時又命魏顆將小妾用來殉葬。魏犨死後,魏顆將小妾另嫁他人,並說:“這是從父親頭腦清醒時的囑咐。”後來魏顆做夢夢見那位老人,老人說:“我就是那位小妾的父親,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救了我的女兒。這就是成語“結草銜環”中結草的典故。

公元前589年,魯成公和楚國公子嬰齊、蔡景侯、許靈公、秦國右大夫說、宋國華元、陳國公孫寧、衛國孫良夫、鄭國公子去疾、齊國大夫、曹國、邾國、薛國和鄫國在蜀地(今山東省泰安市西)結盟。

公元前582年,秦國會同白狄攻打晉國。

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病重,派使者到秦國請醫生,秦桓公派醫緩前往晉國為晉景公治病。

晉景公去世,晉厲公繼位後,想與秦國罷兵結盟,為此晉厲公約秦桓公在令狐(今山西省臨猗縣西)會盟。公元前580年冬,晉厲公先到達令狐,而秦桓公卻不肯渡過黃河,僅派大夫史顆到河東與晉侯結盟,晉厲公於是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國結盟。秦桓公回國後就背棄令狐之盟,聯絡楚國和狄人圖謀伐晉,諸侯因為秦桓公背信棄義的行為紛紛倒向晉國。

公元前579年秋,秦國約白狄攻打晉國,晉在交剛擊敗白狄。次年,晉厲公率軍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附近),與齊、宋、衛、魯、鄭、曹、邾、滕八國國君所率軍隊會師,籌劃攻秦事宜,周簡王也派大夫劉康公、成肅公率軍助戰。同年四月,晉國派遣大夫魏相赴秦,以絕秦書曆數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代君主屢次背棄盟約,破壞兩國友好,挑起戰爭的罪狀,向秦國宣戰。

晉厲公親帥晉國四軍出戰,隨軍將領有中軍將欒書,中軍佐荀庚;上軍將士燮,上軍佐郤錡;下軍將韓厥,下軍佐荀罃;新軍將趙旃,新軍佐郤至。郤毅為晉厲公駕馭戰車,欒針為車右,此外還有諸侯聯軍助陣。秦桓公趙榮見諸侯大軍壓境,發兵進軍至涇河以東與諸侯聯軍對峙。公元前578年五月,雙方在麻隧(今陝西省涇陽縣北)展開激戰,秦軍大敗,秦將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諸侯方麵,曹宣公死於軍中。秦軍殘部敗退,晉師及諸侯聯軍渡過涇河追擊到侯麗(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後退兵。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趙氏,名石,秦桓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

秦景公治理秦國長達39年,將秦國勢力不斷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號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儀,麵積達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陝西鳳翔縣南指揮村被發現,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

秦景公向士鞅詢問晉國的大夫誰會先滅亡,士鞅回答說是欒氏。秦景公派庶長鮑、庶長武率兵救援鄭國。為報櫟之戰戰敗之仇,前559年,晉悼公派荀偃率領魯國叔孫豹、齊國崔杼、宋國華閱、仲江、衛國北宮括、鄭國公孫蠆、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郳國攻打秦國,諸侯聯軍到達涇河後卻不肯渡河,叔向會見叔孫豹後,魯國、莒國先率軍渡河。

喜歡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請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