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實在是抱有一種偉大的理想的。秦始皇的政策雖好,行之卻似過於急進。北築長城,南收兩越,除當時的征戰外,還要發兵戍守;既然有兵戍守,就得運糧餉去供給;這樣,人民業已不堪賦役的負擔。他還沿著戰國以前的舊習慣,虐民以自奉。秦人致敗之由,在嚴酷,尤在其淫侈。用法刻深,拓上不量民力,皆可諉為施政之誤,淫侈則不可恕矣。
翦伯讚:“在我看來,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個傑出的人物。我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個傑出的人物,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王朝的創立者,而是因為他不自覺地順應了中國曆史發展的傾向,充當了中國新興地主階級開辟道路的先鋒,在中國曆史上,消滅了封建領主製,開創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製主義的新的曆史時代。”
魯迅:德國的希特勒先生們一燒書,中國和日本的論者們都比之於秦始皇。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許多彆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種的思想的……但是結果往往和英雄們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傳至萬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農書和醫書,而秦以前的這一類書,現卻偏偏一部也不剩。許多史書對人物的評價是靠不住的。曆代王朝,統治時間長的,評論者都是本朝的人,對他們本朝的皇帝多半是歌功頌德;統治時間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貶為“暴君“,因為評論者是另一個朝代的人了。秦始皇在曆史上有貢獻,但是吃了秦朝年代太短的虧。
陳登原《國史舊聞》:“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梁啟超《戰國載記》:“秦始皇寧為中國之雄,求諸世界,見亦罕矣。其武功焜耀眾所共知不必論,其政治所設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並認為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創建製度的規模上都不失為蓋世之雄主,而其失敗在於奢侈、專製、忌刻。漢代所撰成的史籍多敘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讀史者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不應被前人有所偏執的記載所左右,需要以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價。
辜鴻銘:“大約兩千年前,我們中國人就在本國與這個極其駭人的超人麵孔打過了照麵,直到今天,中國的文人學士一想起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他在中國,人稱秦始皇,就是那個修築長城的皇帝。”
黃仁宇:“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譴責?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工作,用這樣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這樣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毛澤東: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對章士釗講:你們講共產黨等於秦始皇,不對,超過一百倍。“要馬克思與秦始皇結合起來,民主與集中結合起來。”“殷紂王(通常稱之為暴君)精通文學和軍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壞人,這是不正確的。”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曆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隻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製度,如度量衡,有些製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罵他就是兩條:殺了460個知識分子;燒了一些書。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曆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讚成秦始皇,不讚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製,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製度。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斯塔夫裡阿諾斯:從後來的曆史看,當時的這些改革不管其理由多麼充分,卻侵害了許多既得利益集團,引起了激烈的反對。正是這種普遍的憎惡,加上秦王朝缺乏能乾的繼承人,說明了民眾奮起造反和公元前207年、也就是始皇帝去世才四年時秦王朝覆滅的原因。不過,秦的統治雖然如此短命,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記。中國已由分封製的國家改變為中央集權製的帝國,並一直存在到20世紀。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即秦二世,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
胡亥早年隨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帝病死。時年十二歲的胡亥?]在趙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為太子繼而承襲帝位。即位後胡亥實行殘暴的統治,群臣人人自危。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征發閭左戍邊,結果刑者相半於道,死人堆積於市。胡亥又任趙高為中丞相,專擅朝政。
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劉邦帶領的起義軍攻下武關。趙高與其婿鹹陽令閻樂合謀,詐詔發兵包圍望夷宮,胡亥被迫自殺。胡亥是秦始皇的兒子,奉始皇帝敕令,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法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1年)十月,秦始皇外出巡遊。左丞相李斯跟隨著,右丞相馮去疾留守京城。少子胡亥想去巡遊,要求跟隨著,秦始皇答應了他。
十一月,走到雲夢,在九疑山遙祭虞舜。秦始皇到達平原津時生了病。始皇討厭說“死”這個字,群臣沒有敢說死的事情。?皇帝病得更厲害了,就寫了一封蓋上禦印的信給公子扶蘇說:“回鹹陽來參加喪事,在鹹陽安葬。?”信已封好了,存放在中東府令趙高兼掌印璽事務的辦公處,沒有交給使者。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日,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丞相李斯認為皇帝在外地逝世,恐怕皇子們和各地乘機製造變故,就對此事嚴守秘密,不發布喪事消息。?棺材放置在既密閉又能通風的轀?涼車中,讓過去受始皇寵幸的宦官做陪乘,每走到適當的地方,就獻上飯食,百官像平常一樣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轀涼車中降詔批簽。?隻有胡亥、趙高和五六個曾受寵幸的宦官知道皇上死了。?趙高過去曾經教胡亥寫字和獄律法令等事,胡亥私下裡很喜歡他。?趙高與公子胡亥、丞相李斯秘密商量拆開始皇賜給公子扶蘇的那封已封好的信。謊稱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遺詔,立皇子胡亥為太子。?又寫了一封信給公子扶蘇、蒙恬,列舉他們的罪狀,賜命他們自殺。?接著繼續往前走,從井陘到達九原。正趕上是暑天,皇上的屍體在轀涼車中發出了臭味,就下令隨從官員讓他們往車裡裝一石有腥臭氣的鹹魚,讓人們分不清屍臭和魚臭。?一路行進,從直道回到鹹陽,發布治喪的公告。
少年即位
公元前210年夏,十二歲的皇太子胡亥繼承皇位,是為二世皇帝。
九月,把始皇安葬在酈山。始皇當初剛剛登位,就挖通治理了酈山,到統一天下後,從中國各地送來七十多萬徒役,鑿地三重泉水那麼深,灌注銅水,填塞縫隙,把外棺放進去,又修造宮觀,設置百官位次,把珍奇器物、珍寶怪石等搬了進去,放得滿滿的。命令工匠製造由機關操縱的弓箭,如有人挖墓一走近就能射死他。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遞相灌注輸送,頂壁裝有天文圖象,下麵置有地理圖形。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火炬,估計很久不會熄滅。?二世說:“先帝後宮妃嬪沒有子女的,放她們出去不合適。?”就命令這些人全部殉葬,殉葬的人很多。下葬完畢,有人說是工匠製造了機械,墓中所藏寶物他們都知道,寶物多而貴重,這就難免會泄露出去。隆重的喪禮完畢,寶物都已藏好,就封閉了墓道的中間一道門,又把墓地最外麵的一道門放下來,工匠們全部被封閉在裡邊,沒有一個再出來的。墓上栽種草木,從外邊看上去好像一座山。?殘害手足?:趙高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長兄扶蘇。胡亥和趙高、李斯一起偽造了詔書送到在北麵邊境戍守的扶蘇和蒙恬處,假詔書斥責扶蘇和蒙恬戍邊十幾年,不但沒立戰功,相反還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扶蘇更是對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於懷、怨恨不已,所以對扶蘇賜劍自刎。蒙恬對扶蘇的行為不進行勸說,實為對皇帝不忠,也令自儘。?扶蘇聽了詔書,流著淚想要自刎,蒙恬畢竟比他有些經驗,勸他向皇上申訴,如果屬實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蘇卻說:“父皇讓我死,還有什麼可申訴的呢?”說完含淚自儘。而蒙恬卻據理力爭,不肯自裁,使者見他不聽從詔命,就將他投入陽周(陝西子長北)的監獄裡。
胡亥做了皇帝後,對其他眾多的兄弟姐妹更是殘忍有加。在鹹陽市(市即古代城市中的商業區),他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另一次在杜郵(今陝西鹹陽東)又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碾死,刑場慘不忍睹。
喜歡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請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