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楚國曆代君主16(1 / 2)

那人想用這番話來激發楚頃襄王,因此用這些話回答楚頃襄王。楚頃襄王果然再和他來商談,那人便說:"我們先王為秦欺騙客死他鄉,沒有比這更大的怨仇。如今,一個普通人有怨仇,尚且能夠報複大國的君王,像白公勝和伍子胥就是。

現在,楚國土地方圓五千裡,擁有百萬雄師,本可以馳騁於千裡原野,然而卻坐受困厄,我私下認為大王不應如此啊!"

於是楚頃襄王派遣使者到各國,重新策劃合縱,想以此攻打秦國。秦國聽到消息,發兵來攻打楚國。楚頃襄王想和齊國、韓國聯合議和攻打秦國,趁機打周王室的主意。周赧王派西周武公對楚國國相昭子說:"三國使用武力割取周室郊野的土地來方便自己的運輸,並把周室的寶器運到南方尊崇楚國,我認為不對。

殺害天下共同的宗主,臣服世代相傳的君王,大國就不會親附它;依仗人多欺壓人少的國家,小國也不會親附它。大國不親近,小國不依附,聲名和實利不可能得到。聲名實利都不能獲得,就不能打敗彆人。有圖謀周室的名聲,就不能號令諸侯。"

昭子說:"圖謀周室是沒有的事。即使真有這事,周室為什麼不可圖謀呢?"回答說:"不擁有五倍於敵的兵力不發動進攻,不擁有十倍於守敵的兵力不能圍城。

一個周朝相當於二十個晉國,這是您知道的。韓國曾經率領二十萬軍隊而在晉國城下受辱,衝鋒陷陣的精兵銳卒戰死,一般的士兵受傷,晉城也未被攻占。您拿不出百倍於韓國的兵力來圖謀周室,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現在楚國想和東西周結怨,而使騶、魯等禮義之邦失望,跟齊國斷絕邦交,會使名聲喪於天下,這樣作事就危險。

而且危害兩周以增強韓國實力,楚國方城以外的勢力必會受韓國的削史記弱。怎麼知道會這樣呢?兩周的土地,截長補短,方圓不過一百裡,名義上是天下的宗主,實際上占有它的土地不足以使國家強盛,占有它的人民不足以增強軍力。

那麼即使不攻打它,名義上還是殺害宗主。但好事的君主,愛攻伐的權臣,發布號令,指揮軍隊,沒有不以周王室為目的的。這是為什麼?看見祭器寶鼎在周室,隻想得到寶器而忘弑君的禍患。

而現在韓國要把寶器搬到楚國,我恐怕天下人會因為寶器與楚國為敵呢。讓我打個比方吧。那老虎肉又腥又臊,爪牙又利於防身,人們還要獵取它。

但是假如讓草澤裡的麋鹿披上老虎的皮,獵取它的人一定會比獵取老虎的多萬倍。割取楚國的土地,足以增強國力,譴責楚國的罪名,足以使國君尊榮。現在您想殺戮天下所尊的君王,占取三代傳國的寶器,鯨吞九鼎,傲視其他國君,這不是貪婪又是什麼呢?

《周書》上說:'要想在政治上起家就不要首先挑起禍端。'所以寶器一旦南遷楚國,問罪之師就將緊跟著來了。"於是楚國的計劃就中止而沒有實行。

失地去世

在楚頃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國攻打楚國,楚軍兵敗,割讓楚國上庸、漢北地區給秦國。楚頃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國將領白起率軍攻打楚國,奪取楚國的西陵(今湖北宜昌)。

在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再度率軍攻打楚國,奪取楚國的都城郢都,焚毀楚國先王墓地夷陵。楚頃襄王的軍隊潰散,不能再應戰,退往東北固守陳城(今河南淮陽),並將都城遷到陳城。

而楚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軍奪取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

至楚頃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楚頃襄王收集東部地區的士兵,共得十多萬人,向西收複秦國攻占的楚國長江沿岸十五邑設置郡縣,抵拒秦國。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派遣三萬軍隊幫助趙、魏、韓三國攻打燕國。並得以與秦國講和,並派太子熊完到秦國作人質。

楚國派左徒在秦國侍奉熊完。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國。同年秋天,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

在司馬貞的《史記索隱》說道:頃襄、考烈,祚衰南土。”

楚考烈王(公元前290年-公元前238年),名完,羋姓,熊氏,戰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

從公元前272年開始在秦國做質子,公元前263年其父楚頃襄王病危時,其欲回國爭奪王位,但秦昭襄王以情況不明為由,不放歸。後其侍人黃歇以偷梁換柱的計略騙過秦國人,使其逃歸楚國並順利繼承王位。

為報答黃歇,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為令尹,賜淮北地十二縣,號春申君。公元前258年,秦圍趙急,楚考烈王命春申君率兵救趙。其後楚滅魯。

公元前241年楚與諸侯共伐秦,無功而回,遷都壽春。曾為了組織合縱,共謀討伐秦國,派人到周赧王處請求赧王以天下共主名義下達組建聯軍的要求,結果害得周赧王債台高築。楚考烈王,羋姓,熊氏,名完(《史記》作元),是楚頃襄王的兒子。

楚頃襄王在位時,將熊完立為太子。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與秦國講和,派太子熊完到秦國作人質,同時派左徒黃歇前往秦國侍奉熊完。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國。同年秋天,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擔任令尹,將淮北十二縣封給他,號春申君。同年,楚考烈王由陳國故都陳郢(今河南淮陽)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

楚、趙結盟,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萬大軍,奔赴趙國。《戰國策》和《史記》說: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李嫣嫣。李嫣嫣有身孕後,獻於楚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國對楚國發起進攻,以試探楚國態度。黃歇為奉行其“親秦附秦”路線,割讓州陵(今湖北鹹寧西北)給秦國,楚國勢力更加衰弱,而秦國則對楚國繼續維持“善楚”政策。

接著,秦國執行“遠交近攻”策略,兵鋒集中指向三晉。秦命白起大舉攻韓,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陽),絕上黨通韓都新鄭之路。韓欲獻上黨與秦求和,但上黨郡守則欲以上黨與趙,聯趙抗秦。趙國接受,遣老將廉頗率軍守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拒秦。

秦命白起、王[齒乞](齕音he)率軍進攻,廉頗堅壁固守,雙方相持達三年之久。公元前260年(楚考烈王三年),趙孝成王誤中秦反間計,改以無實踐經驗的趙括(趙奢子)取代廉頗,結果被白起打得大敗。趙括全軍覆沒,本人亦戰死,趙國從此削弱。此即曆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白起想乘勝進圍趙都邯鄲,攻滅趙國。範睢妒忌白起功勞,以秦軍疲勞應休息為由,建議允許趙、韓割地請和。秦昭王同意。秦退兵後,趙拒絕割地給秦,秦昭王又想派白起攻趙,白起認為時機不成熟,托病不出征。

秦昭王改派五大夫王陵進攻趙都邯鄲。趙國軍民奮力抵抗,王陵失利。秦昭王重又想派白起出征,白起終稱病不行。秦昭王隻得派王齕取代王陵,王齕亦攻邯鄲不勝。範睢於是薦舉鄭安平為將,加強對趙的進攻。在這嚴峻時刻,趙孝成王向魏、楚求救。

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五年),趙平原君趙勝奉命前來楚國。他想在門客中選拔二十名文武雙全的隨行人員,卻隻選出十九人。這時一門客毛遂自薦隨往,趙平原君以為他在門下三年,未聞其能,不肯帶他去。

毛遂說:“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趙平原君正在用人之際,就帶毛遂同去了。趙平原君一行來到楚國,向楚考烈王陳述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從“日出”談到“日中”,楚考烈王還是猶豫不決。毛遂於是拔劍而前,走近楚考烈王說:“今楚地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

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楚考烈王羞愧,“唯唯”答應,“歃血而定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