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魏國曆代君主5(2 / 2)

同年,魏襄王去世,太子遬即位,是為魏昭王。趣聞軼事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魏昭王(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277年),漢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魏惠王之孫。東周魏國第5代國君。公元前295年-公元前277年在位。孟嘗君奔魏,魏昭王以為相,與諸侯共伐破齊。魏昭王十二年,燕昭王悉起燕國之兵,以樂毅為上將軍,直取齊國七十餘城。

公子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是魏安厘王的異母弟弟,也就是所謂戰國四公子中的信陵君,以養士出名。魏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魏昭王繼位。魏昭王元年(公元前295年),秦國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襄城(今河南許昌境內)。

魏昭王二年(公元前294年),魏國與秦國再次開戰,魏國作戰失利。魏昭王三年(公元前293年),魏國幫助韓國攻打秦國,秦國將領白起率軍在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打敗魏國二十四萬大軍,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伊闕之戰"。

喜歡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請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魏昭王六年(公元前290年),魏國開始向秦國割地求和,將魏國河東的四百裡土地全部割讓給秦國。當時有個名叫芒卯的人,會耍一些小手段,用一些詭計,因此受到魏昭王的重用。魏昭王七年(公元前289年),秦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魏昭王九年(公元前287年),秦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新垣、曲陽(今河北保定西南)。魏昭王十年(公元前286年),齊國滅亡宋國,宋國國君宋王偃死在魏國的溫邑(今河南溫縣)。

魏昭王十二年(公元前284年),魏國聯合秦、趙、韓、燕五國一起攻打齊國,在濟西打敗齊軍,齊國國君齊湣王出外逃亡。燕國軍隊單獨進入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同年,魏昭王與秦昭襄王在西周相會。

魏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83年),秦國奪取魏國的安城,秦軍到達魏都大梁後離開。魏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其子魏圉繼位,是為魏安厘王。

魏安厘王(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昭王之子,魏無忌異母哥哥,魏景湣王的父親,戰國時期魏國第六任國君。他即位後,為牽製孟嘗君田文,封弟公子無忌為信陵君,時秦強盛,屢敗魏,他割地求和。

他中秦反間計,將信陵君兵權奪回,公元前243年,魏安厘王與信陵君同年病死。公元前277年,其父魏昭王魏遫逝世,繼任魏王。公元前276年,秦國武安君白起攻取魏國兩個城市;封其弟魏無忌為信陵(今河南寧陵)君。

公元前275年,秦相國兼穰侯魏冉率軍進攻,韓軍赴援敗戰折損四萬人,韓將暴鳶投奔國都大梁;割讓八個城市求和,穰侯不理,再度進攻,擊敗魏將芒卯,占領北宅,包圍國都大梁,安厘王割讓溫城求和。

公元前274年,安厘王警覺到局勢緊張,與齊國再訂南北合縱同盟,秦國反應強烈,穰侯再攻,奪取四個城市,斬殺四萬人。公元前273年,安厘王與趙惠文王聯合攻擊韓國,包圍華陽(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新鄭市北。春秋時鄭華邑,戰國時改名華陽,先後屬魏、韓);

穰侯在韓使陳筮遊說下,會同武安君白起、客卿胡陽率軍急行八天,赴華陽擊敗芒卯軍,三員大將遭俘,被殺十三萬人;大臣段乾子請割南陽予秦求和,蘇代進言諫阻,遂決議不納蘇代之諫以割讓南陽求和,而集中力量保衛修武。同年白起進攻魏國,孟嘗君田文舉薦芒卯為主帥,白起在華陽大敗魏軍,芒卯戰敗而逃,田文失勢後,他的許多門客投奔信陵君門下。

長平之戰後,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形勢危急。趙國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請求魏國救援,魏安厘王懼怕秦國,不敢進軍。信陵君與魏安厘王的寵妃如姬勾結,從魏安厘王的臥室內盜出兵符,要劫奪晉鄙的部隊。

晉鄙見了兵符,表示懷疑,信陵君的部下朱亥用鐵椎刺殺晉鄙,強行奪權,信陵君以精兵八萬開赴前線,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信陵君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威震六國。但信陵君因為奪取兵權之故,怕受到魏安厘王迫害,所以一直留在趙國,十年不敢回去。

公元前247年,秦將蒙驁侵略魏國時,魏安厘王在國難中與信陵君和解,拜之為上將軍,信陵君有國際威望,立即召集了五國聯軍抗秦,大敗蒙驁,拯救了魏國。但戰後魏安厘王對信陵君開始猜疑,更兼秦人使用反間計,使魏安厘王懷疑信陵君,並奪取了其上將軍之位,信陵君隻好終日藉酒澆愁。

公元前243年,安厘王與信陵君同年病死。軼事典故折疊施反間計信陵君,名無忌,戰國時期魏國貴族,魏安厘王的異母弟弟。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為人仁愛忠厚,禮賢下士,因此天下士人都爭相投到他的門下。信陵君的門客最多時多達三千人。

當時,諸侯各國因為魏國的信陵君賢德,連續十幾年不敢派兵侵犯魏國。秦國在長平戰役殲滅四十多萬趙軍之後,進而圍攻趙國國都邯鄲。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妻子,多次寫信請求魏安厘王和信陵君援救趙國。

魏安厘王懾於秦國的強大實力,隻是派出軍隊虛張聲勢,不敢讓魏軍與秦軍交戰。信陵君采用魏國隱士侯贏的計策,盜取了魏安厘王調動軍隊的兵符,指揮魏國大軍逼退了秦軍,為邯鄲解除了圍困。信陵君怕魏安厘王惱怒自己盜取兵符擅殺軍隊統帥的行為,不敢回到魏國,就讓軍隊將領帶領魏國大軍返回魏國,自己與門客留在了趙國。

信陵君在趙國居住了十年。秦國得知信陵君始終留在趙國,就出兵攻打魏國。魏安厘王為此事焦慮萬分,派使臣去趙國請信陵君回國。信陵君擔心魏安厘王仍然惱恨自己,就告誡門下賓客說:“有敢替魏王使臣通報傳達的,一律處死。”

喜歡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請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由於賓客們都是背棄魏國來到趙國的,所以沒有誰敢勸信陵君返回魏國。信陵君在趙國結交的隱士毛公和薛公聽說此事後,一起去見信陵君,對信陵君說:“公子之所以在趙國備受敬重,名揚諸侯,隻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

現在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假使秦國攻破魏國國都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廟夷平,公子還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呢?”毛公和薛公的話還沒說完,信陵君的臉色就變了,立即囑咐車夫趕快套車回去援救魏國。信陵君回到魏國後,去見魏安厘王,兩個人相對落淚。

魏安厘王把上將軍大印授給信陵君,任命信陵君為魏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派使臣把自己擔任魏國軍隊上將軍職務一事通報各個諸侯國。諸侯們得知信陵君擔任了魏軍的上將軍,都各自調兵遣將救援魏國。

信陵君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在黃河以南地區把秦將蒙驁率領的秦軍打得大敗,進而乘勝追擊,將秦軍逼回函穀關內,使他們不敢再出函穀關。從此,信陵君的聲威震動天下。

秦昭襄王擔心信陵君會進一步威脅秦國,就決定實施反間計離間魏安厘王與信陵君的關係。秦昭襄王派人攜帶了上萬斤的黃金前往魏國,秦國使者到達魏國後,找到被信陵君殺死的魏軍將領晉鄙的門客,買通他們,讓他們在魏安厘王麵前誣陷信陵君。

晉鄙的門客求見魏安厘王,對魏安厘王說:“信陵君流亡在外已達十年,現在擔任魏國的大將,諸侯國的將領都歸他指揮,諸侯們隻知道魏國有個信陵君,不知道還有個魏王。信陵君也要乘這個時候決定稱王。諸侯們害怕信陵君的權勢聲威,正打算共同出麵擁立他為王呢。”此外,秦國還采用其它辦法多次施行反間計。

喜歡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請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