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嬴驁的話。大長老瞬間腦子有點空白的愣在原地。他以為那個趙公子口中說的蕭何說不定是個聰明人,他沒想到這人居然是有當丞相的能力的人。他可是知道,大秦人才濟濟,特彆是當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人才更是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即使是如此也不會有多少人能入的了他的眼的。要知道現在的丞相李斯,那可是聞名於天下的,被始皇陛下看中到都做了兒女親家了。
他更是沒想到,就這麼個人才,彆的人人恨不得保護的牢牢的,可是趙兄弟怎麼說的好像這人跟路邊的野花一樣,隨便就有了的一樣就指使人往危險的地方去。。。。。。
看著大長老的樣子,嬴驁有點猜得出大長老的想法。隨後嬴驁對大長老正色的說道。“都說富貴險中求,哪怕是人才,也要有機會發光發熱才能一戰而聞名於天下。那才能使得天下人知道他的能力。”
“想當年,蘇秦佩六國相印,謀劃六國共同伐秦。說實話,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可惜最後卻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能力不足計謀不足,而是國君並不信任他,加之那時候的我大秦相國張儀為我大秦周旋,這才度過這個關卡。”
說實話,如果不是嬴驁解釋,大長老壓根不知道居然還有這個事情,說實話也不能怪大長老孤陋寡聞,而且因為匈奴人壓根就沒有去了解太多了中原的事情。所以他們並不知道那麼多的事情。
曆史上記載,蘇秦(出生年月日不詳—死於前284年)(也有說法是死於公元前317年),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戰國時期縱橫家,外交家,謀略家[]。蘇忿生之後[]。
傳說蘇秦年輕時到陽城(今嵩山登封)與張儀共同師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苦學三年,這才辭彆先生,出遊列國,最後卻是潦倒而歸。隨後,他刻苦攻讀《陰符》,再次遊說列國,最後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縱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的秦國整整十五年不敢出兵函穀關。然而各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最後導致了聯盟解散,縱約瓦解。到最後蘇秦被車裂而死。可以說,蘇秦是死的很不值得的。如果他能在始皇陛下這個時代,那麼,他是會比李斯更為擔任丞相的不二人選,哪怕是受到秦惠文王信重的丞相張儀,都曾開口自認不如蘇秦的。
而在嬴驁看來。蕭何或許智謀不如張良,但是蕭何有個好處,那就是懂得變通,知道人心。要知道當年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事情,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的。韓信這個人,可是個非常的執拗的人。他認定的事情,可不會這麼輕易的低頭,可是蕭何就是做成了,甚至因為這個事情,對蕭何很是信任,哪怕最後,是死在了蕭何跟呂雉的手上。他都不曾恨過蕭何。
不,或許是念及當年的夜下相知之恩,韓信這才寧可束手引頸就戮!但是這也更加說明了蕭何的心機能力,都不輸張良。隻不過張良更合適謀士的位置,而蕭何卻是更加的全麵。
這段時間跟隨在治粟內史老大人的身邊,想必成長了不少。不過如今大秦的目標是對外,那麼他蕭何需要接觸的就要更多了。而分化匈奴王庭,讓匈奴的大軍也進而分化掉,就是他蕭何的第一個考驗,隻有度過了這個考驗,他蕭何,才算是第一步進入大秦朝堂政事的範圍。。。。。。
而此刻的鹹陽城政事堂內,治粟內史老大人帶著蕭何跟曹參,正在跟丞相李斯關於新的糧食的良種各地種植的種子分派事情做討論。
此刻的蕭何並沒有多說什麼,他隻是把他查閱到的,關於大秦的經境內,所有能適合的各類的糧食種植的地域都用嬴驁教的表格用木炭都繪製了出來。丞相李斯看著手中的表格,心中滿意不已。瞅瞅,就該這樣,這樣人一看就知道對方啥意思而不是去猜測,然後再讓對方去確定,可以省不少的時間處理其他的事情了。
他決定了,把這個做法讓始他就是大秦的丞相,事情已經多的數不勝數,現在大秦的版圖已經擴大的是原來的幾倍大,而他手上的事情隻多不少。壓根沒那麼多的時間去浪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