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漢24(2 / 2)

元壽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劉欣去世[],太皇太後王政君下詔說:“大司馬董賢年少,不合眾心。應交還印綬,撤銷其官職。”董賢當日自殺。新都侯王莽為大司馬,掌丞相事。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七月,派車騎將軍王舜、大鴻臚左鹹使持節迎立中山王劉衎。七月三十日,貶皇太後趙飛燕為孝成皇後,退居於北宮,漢哀帝皇後傅氏退居桂宮。孔鄉侯傅晏、少府董恭等人都被罷免官爵,遷徙到合浦。元壽二年九月初一辛酉日(公元前1年10月17日),劉衎即皇帝位,是為漢平帝,晉謁高祖廟,大赦天下。[]以次年(公元前1年)為元始元年。漢平帝繼位時,年僅九歲,太皇太後王政君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操持國政,百官聚於朝廷東廳以聽取王莽的指示。

下詔說:“朝廷每發布赦免令,是打算與天下重新開始,真心地希望百姓能洗心革麵,以保全其品格與性命的。以往有關官員在量刑時多把赦令前所犯的過失重提,累增犯法者的罪過,甚至株陷無辜之人。違背了朝廷發布赦令是為了重信慎刑與希望有罪過的人滌心自新的原意。對於舉薦的人才,也因為他在曆史上曾犯過某種過錯,以為不可信任,就廢置而不舉薦。這就完全背離了孔子說的‘赦小過,舉賢才’的原則。對於雖有經濟及品行方麵的錯誤但無人告發而被舉薦的人,一律不必查究。以便鼓勵人才集中精力去追求進步,不因小的疵點而妨礙一個難得的人才。從現在起,有關機構的官員不必陳奏赦前所犯的過失。有不遵此詔書的為有虧皇恩,以違背帝詔論處。特明著此令,布告天下,使明知其事。”[

]後群臣奏言大司馬王莽功德像周公輔成王一樣崇高,特賜號為安漢公,對太師孔光等都加封,賞賜天下臣民爵一級。官吏在位二百石以上,試用期未滿的都按已滿看待。[

]少年去世

元始三年(公元3年)春,決定立王莽之女為皇後,行納采禮。當時,漢平帝的母親衛姬被王莽禁止來長安,衛姬思念兒子,日夜哭泣,王莽之子王宇希望王莽歸政於平帝母家衛氏,屢次讓衛姬上書罵丁、傅兩家,希望能到長安,但王莽隻增加她的食邑,不讓她來長安。不久發生呂寬之獄,衛氏受到牽連,被王莽滅門,衛後也被廢為家人,一年多以後去世。[]元始四年(公元4年)二月,正式冊立王莽之女為皇後。同年夏,加號王莽為“宰衡”,加九錫。[][]元始五年十二月丙午(實際上十二月沒有丙午日,荀悅《漢紀》載丙子日即十六日[49]),劉衎在未央宮去世[],死因存在爭議(參見“死因爭議”目錄),時年十四歲,諡號孝平皇帝,葬於康陵[](今陝西鹹陽西25裡處),王莽稱帝後追加廟號為元宗,劉秀又將廟號削除。[

]為政舉措

政治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詔令各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等無子而有孫或養兄弟之子為嗣的,都可以為爵位繼承人。公、列侯嗣子有罪,犯剃光頭以上罪的先要請示朝廷。名列劉氏皇譜而因犯罪被開除族籍的,恢複其族籍。[]元始元年(公元1年)二月,設置主管陰陽時序的羲和官,俸祿為二千石;設置外史、閭師,俸祿為六百石。[]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設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農郡丞十三人,每人負責一個州,勸勉發展農桑。[

]元始四年(公元4年),分出京師一部分建立前輝光、後丞烈二郡,更改十二州的名稱,劃分郡國所屬的界限。[]同年,在王莽的奏請下實行明堂、辟雍等古製,由羲和劉歆等四人負責,使漢朝比擬於周朝。[]經濟元始二年(公元2年),各郡國發生大旱災、蝗災,其中青州最為嚴重,百姓到處逃荒。安漢公王莽、四輔、三公、卿大夫、吏民為幫助百姓解決困難而捐獻房屋與土地的有二百三十人,按照人口分配給貧民。並派遣使者負責滅蝗,百姓將捕殺的蝗蟲送交官府,用石鬥量蝗後按數付錢,天下的百姓的家資不滿二萬,以及受災的郡縣家資不滿十萬的,都免交租稅。災民中的病人,安置在捐獻的邸舍房屋中,進行醫治。給死者一家死六人以上的葬錢五千,死四人以上的三千,死二人以上的二千。

撤銷安定的呼池苑,改為安民縣,建起官署與住房,招募貧民遷居於此,由縣官發給口糧。貧民遷移到居住處後,由公家分配給房屋土地與用具,並借給犁、牛、種、口糧。又在長安城中,修住宅二百區,以供貧民居住。[]

文化上,他封賜聖賢之後,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封周公的後人公孫相如為褒魯侯,孔子的後人孔均為褒成侯。奉周公與孔子的祭祀。[

]覽觀風俗,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太仆王惲等八人並置副使,持朝廷命令,分彆循行天下,覽觀風俗。[]

征召精通經術之人,元始五年(公元5年),征天下能精通逸經、古紀、天文、曆算、鐘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以及《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的,從所在地乘傳車,派到京師,到京師者有數千人。[

]民族關係上對匈奴,漢平帝在位時,發生了匈奴接納西域都護府轄下的車師後王姑句、去胡來王唐兜的事件,漢朝派使者向中郎將韓隆、王昌、副校尉甄阜、侍中謁者帛敞、長水校尉王歙去匈奴索回,並召集西域諸國王,將二人斬首。隨後與匈奴約定匈奴不得接納四類人(中國人亡入匈奴者、烏孫亡降匈奴者、西域諸國佩中國印綬降匈奴者、烏桓降匈奴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