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漢31(1 / 2)

光武秉朱光之巨鉞,震赫斯之隆怒,其蕩滌凶穢,剿除醜類,若順迅風而縱烈火,曬白日而掃朝雲也。爾乃廟勝而後動眾,計定而後行師。故攻無不陷之壘,戰無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歸心聖德。量力則勢微,論輔則力劣。卒能握乾圖之休徵,應五百之顯期。立不刊之遐跡,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詩書載其勳懿。故曰光武其優也。諸葛亮:曹子建論光武:將則難比於韓、周,謀臣則不敵良、平。時人談者,亦以為然。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誣一代之俊異。何哉?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所以張、陳特顯於前者,乃自高帝動多疏闊,故良、平得廣於忠信,彭、勃得橫行於外。語有‘曲突徙薪為彼人,焦頭爛額為上客’,此言雖小,有似二祖之時也。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

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薛瑩:1寬博容納,計慮如神。2十數年間,掃除群凶,清複海內,豈非天人之所輔讚哉?3皆有冀於非望,然考其聰明仁勇,自無光武儔也。

兩晉南北朝司馬彪:1至於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憑焉。發跡於昆陽,以數千屠百萬,非膽智之主,孰能堪之?2號稱中興,雖初興者,無以加之矣。3中國既定,柔遠以德,愛慎人命,下及至賤,武功既抗,文德術修。石勒:朕若逢高皇,當北麵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司馬昱:漢世祖雄豪之中,最有俊令之體,賢達之風。

袁山鬆:數年之間,廓清四海,雖曰中興,與夫始創業者,庸有異乎,誠哉馬生之言,固已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一人之體,其殆於周,故能享有神器,據乎萬乘之上矣。《後漢書》:帝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讚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九縣飆回,三精霧塞。人厭淫詐,神思反德。光武誕命,靈貺自甄。沈幾先物,深略緯文。尋、邑百萬,貔虎為群。長轂雷野,高鋒彗雲。英威既振,新都自焚。虔劉庸、代,紛壇梁、趙。三河未澄,四關重擾。神旌乃顧,遞行天討。金湯失險,車書共道。靈慶既啟,人謀鹹讚。明明廟謨,赳赳雄斷。於赫有命,係隆我漢。

唐宋李世民: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李靖:獨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賢於高祖遠矣。司馬光: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何去非:英雄若世祖者,為難及也。蘇軾: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蘇轍:東漢光武,才備文武,破尋邑,取趙、魏,鞭笞群盜,算無遺策,計其武功若優於高帝。葉適:光武匹夫徒手而得天下,其難有甚於高祖。陳亮: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複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

元明清郝經:1光武複汛掃偽妄,振踣植僨,以帝王之學潤色皇度,賁若草木,複垂統二百年。2光武之興,條理、文獻遂軼西京。幾於三代,篤實輝光,基命以德,溫純縝密,服天下以柔道。雖則中興,同夫創業。3文德軼於高帝,中興功烈,邃古所無。於乎盛哉!4終我四百,作成政治,保佑民命,風化之美同於先王,則其功又有大於高帝者焉。”陳櫟:天下已定,用偃武修文,投戈講藝,息馬論道,自隴、蜀平後,非緊急不複言兵。審黃石以存苞桑之誡;閉玉關以息西域之質。數引公卿郎將講論五經,修起太學,務用安靜。廣求民謨,除王莽之繁文,還漢家之輕法,三十年間,四夷賓服,家給人足,政教清明,功業可謂盛矣。王泰來:光武天錫義勇,神運機智,戡定禍亂,削平天下,海內蒙恩,德至渥也。胡一桂: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加以身衣大練,色無重彩,耳不聽鄭衛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宮房無私愛,左右無偏恩,損上林池禦這官,廢騁望弋獵之事,勤約之風,行於上下。是以三十年間,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朱元璋: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王夫之:1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2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也。3光武以支庶之餘,起於南陽,與其人士周旋辛苦、百戰以定天下,其專用南陽人而失天下之賢儁,雖私而抑不忘故舊之道也。”“任為將師而明於治道者,古今鮮矣,而光武獨多得之。趙翼:是光武諸功臣,大半多習儒術,與光武意氣相孚。蓋一時之興,其君與臣皆一氣所鐘,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謂有是君即有是臣也。

近現代梁啟超:漢尚氣節,光武、明、章,獎厲名節,為儒學最盛時代,收孔教複蘇之良果。尚氣節,崇廉恥,風俗稱最美。2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創建了一個新的王朝。範文瀾:劉秀本人兼有太學生、貴族、豪強三種身份,他的文武部署也全是這三種人。這個以南陽豪強集團為主體的劉秀軍,在政治上有優勢,在軍事上有謀略,再加上禁止擄,爭取民心,這就決定了它的必然勝利。劉秀是地主階級的代表,自然是農民起義軍的死敵。但是他也代表著社會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偉大事業。他在推倒王莽的戰爭中,在削平割據的戰爭中,都起了極大的作用,因之,他是一個對當時曆史有著重要貢獻的傑出人物。黃留珠:在中國的曆代帝王中,漢光武帝劉秀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中興之君”與“定鼎帝王”兩項頭銜的皇帝。劉秀的“中興”,是重建了一個新的王朝,隻不過這個新的王朝仍然沿用了“漢”的稱謂罷了。南懷瑾:在中國兩千年左右的曆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大概算來,隻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秀一人。

親屬成員

家世?六世祖:西漢景帝劉啟?五世祖:長沙定王劉發?高祖父:舂陵節侯劉買?曾祖父:鬱林太守劉外?祖父:巨鹿都尉劉回?父親:南頓縣令劉欽?母親:樊嫻都(樊重之女)

兄弟姐妹兄弟?長兄劉演(也寫作劉演)?次兄劉仲姐妹?大姐湖陽長公主劉黃?二姐新野長公主劉元?妹妹寧平長公主劉伯姬

後妃?光武郭皇後郭聖通,真定王劉揚甥。劉秀為進一步拉攏劉楊,納之,為正室。及即位,立為後,後廢為中山王太後,又改沛王太後。

?光烈皇後陰麗華,元配,因郭後故,初為貴人,郭後廢,始立為皇後。明帝即位,尊為皇太後。?許美人,生楚厲王劉英

子女

兒子?,東海恭王劉疆,母郭皇後,?沛獻王劉輔,母郭皇後?,濟南安王劉康,母郭皇後,?阜陵質王劉延,母郭皇後,?中山簡王劉焉,母郭皇後。?楚厲王劉英,母許美人,漢明帝劉莊,初名劉陽,母光烈皇後,東平憲王劉蒼,母光烈皇後,廣陵思王劉荊,母光烈皇後,臨淮懷公劉衡,母光烈皇後,琅邪孝王劉京,母光烈皇後女兒,劉義王,建武十五年被封為舞陰長公主,嫁陵鄉侯太仆梁鬆。?劉中禮,建武十五年被封為涅陽公主,嫁大鴻臚竇固,漢章帝時尊為長公主。?劉紅夫,建武十五年被封為館陶公主,嫁駙馬都尉韓光。?劉禮劉,建武十七年被封為淯陽公主,嫁陽安侯長樂少府郭璜。?劉綬,建武二十一年被封為酈邑公主,嫁新陽侯世子陰豐。。

?安知非仆。

據《東觀記載》,公元前5年1月15日的夜裡,光武帝劉秀出生在洛陽縣城,也就是今天的蘭考縣境的座行宮裡。這時候,劉秀的父親劉欽是洛陽縣令。這座行宮原是接待皇帝用的,自從漢武帝位過後就封閉著,因為妻子臨產沒有合適的地方,劉欽也就顧不得許多,讓妻子信進了行宮。據說,劉秀降生之時,紅光照徹行宮。而在洛得縣內,當年又有嘉禾生長,一莖生出九穗。劉欽為此給孩子起名“秀”,因他是第三個兒子,所以字“文叔”。?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年少時,隻是個沒落皇族、一介布衣,劉秀曾經去長安求學,在街上看到執金吾走過,場麵甚是壯觀、闊氣,大為感歎,於是做了一篇關於理想的作文:“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