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首任阜陵王,為漢光武帝劉秀與廢後郭氏所生第四子。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被封為淮陽公,十七年(公元41年)進爵為淮陽王,二十八年(公元52年)成年就國。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以汝南之長平、西華、新陽、扶樂四縣益淮陽國。劉延性格驕傲奢侈,對待下屬嚴酷暴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28年-公元75年),有人告發劉延與愛姬謝氏胞兄謝弇以及姐姐館陶公主夫婿駙馬都尉韓光招納奸詐狡猾之人,私作圖讖(造反禁書),祭祀鬼神許下詛咒。
漢明帝派人調查罪證,韓光、謝弇被殺,供詞所牽連涉及到很多人,全都被誅殺或流放。有司上奏請求明帝誅殺劉延,明帝因為劉延所犯的罪輕於楚王劉英,所以特旨加恩,遷徙劉延為阜陵王,食邑為兩個縣。劉延既徙封,數懷怨望。建初中,複有告延與其子劉魴造逆謀者,有司奏請檻車征詣廷尉詔獄。肅宗下詔說:\"王前犯大逆,罪惡尤深,有同周之管、蔡,漢之淮南。經有正義,律有明刑。先帝不忍親親之恩,枉屈大法,為王受愆,群下莫不惑焉。今王曾莫悔悟,悖心不移,逆謀內潰,自子魴發,誠非本朝之所樂聞。朕惻然傷心,不忍致王於理,今貶爵為阜陵侯,食一縣。獲斯辜者,侯自取焉。於戲誡哉!\"並寬赦劉魴等人的罪不追究,派遣謁者一人監護阜陵國,不得讓劉延與官吏接觸。
漢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章帝出行臨幸九江郡,賜劉延詔書與車駕於壽春相會。章帝見到劉延和他的妻兒,感到特彆憐憫和傷感,於是下詔說:\"以前周之爵封千有八百,而姬姓居半者,所以楨乾王室也。朕南巡,望淮、海,意在阜陵,遂與侯相見,侯誌意衰落,形體非故,瞻省懷感,以喜以悲。今複侯為阜陵王,增封四縣,並前為五縣。\"在恢複劉延阜陵王的同時,又以阜陵地低潮濕,於是遷徙阜陵國都於壽春,加賜錢千萬,布萬匹,安車一乘,夫人諸子賞賜各有差。
章和二年(公元88年)入朝。史書記載阜陵質王劉延,光武帝劉秀子,建武十五年封淮陽公,十七年進爵為王,二十八年就國。三十年,以汝南之長平、西華、新陽、扶樂四縣益淮陽國。延性驕奢而遇下嚴烈。永平中,有上書告延與姬兄謝弇及姊館陶主婿駙馬都尉韓光招奸猾,作圖讖,祠祭祝詛。事下案驗,光、弇被殺,辭所連及,死徙者甚眾。有司奏請誅延,顯宗以延罪薄於楚王英,故特加恩,徙為阜陵王,食二縣。延既徙封,數懷怨望。
劉焉(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90年),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封國為中山郡,諡號\"簡\"。人物生平中山簡王劉焉,光武帝劉秀子,建武十五年封左翊公,十七年進爵為王。焉以郭聖通少子故,獨留京師。三十年,徒封中山王。永平二年冬,諸王來會辟雍,事畢歸蕃,詔焉與俱就國,從以虎賁官騎。焉上疏辭讓,顯宗報曰:\"凡諸侯出境,必備左右,故夾穀之會,司馬以從。
今五國各官騎百人,稱娖前行,皆北軍胡騎,便兵善射,弓不空發,中必決眥。夫有文事必有武備,所以重蕃職也。王其勿辭。\"帝以焉郭太後偏愛,特加恩寵,獨得往來京師。十五年,焉姬韓序有過,焉縊殺之,國相舉奏,坐削安險縣。元和中,肅宗複以安險還中山。立五十二年,永元二年薨。
自中興至和帝時,皇子始封薨者,皆賻錢三千萬,布三萬匹;嗣王薨,賻錢千萬、布萬匹。是時,竇太後臨朝,竇憲兄弟擅權,太後及憲等,東海出也,故睦於焉而重於禮,加賻錢一億。詔濟南、東海二王皆會。大為修塚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塚墓以千數,作者萬餘人。發常山、巨鹿、涿郡柏黃腸雜木,三郡不能備,複調餘州郡工徒及送致者數千人。凡征發搖動六州十八郡,製度餘國莫及。子夷王劉憲嗣。
東平憲王劉蒼(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83年),東漢藩王,諡號憲。光武帝子,是為明帝的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為東平公,十七年封為東平王,都無鹽(山東東平縣)。《後漢書》稱劉蒼\"少好經書,雅有智思\",永平元年明帝任命其為驃騎將軍,留京輔政,位在三公之上,後劉蒼因輔政數載\"多所隆益、聲望日重\",非常不安,於是請辭歸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