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陳寵也上疏說:“治理國家大事就如調整琴瑟的弦一樣,弦調得太緊就會崩斷,刑罰太嚴也會激起人民的不滿。建議陛下進一步寬緩刑罰。”劉炟聽從他們的建議,大赦天下,寬緩刑罰。[]
劉炟采納尚書陳寵的建議,每件事都務從寬厚。然後下詔有司,禁止酷刑,解除妖言罪,廢除了文致(前人無罪,舞文弄法致人於罪)的請讞五十多條,定於律令。酷刑的革除促進了法律的文明進程,妖言罪的解除得到了人們的擁護和支持,此後“人俗和平,屢有嘉瑞”。[
製定試官製度
由於漢代被察舉孝廉者,不經考核就直接封官任職,便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狀況,於是建初元年(公元76年),劉炟製訂了試官製度,規定:凡孝廉舉薦入選者,先試以官職,合格者正式授職任用,不合格者淘汰。對孝悌品行特優而不宜試職者,有司另狀上疏奏聞,是否任用由天子另行定奪處理。[]
禁除酷刑
劉炟在位期間,行寬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謀逆等大罪則親屬皆受牽連的禁令。
命罪人減刑遷到邊境地區。禁用酷刑,以尚書陳寵之議,除刑罰殘酷的條文五十餘條。
注重選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為政治清明的保證。
打擊豪強地主兼並土地,采取優惠政策募民墾荒,鼓勵人口增殖,減輕徭役賦稅。
在經濟上,鹽鐵官營。
建初六年(公元81年),劉炟為解決因不斷對匈奴、西域用兵,國家用費不足的問題[],商議恢複鹽鐵官營製度,而大司農鄭眾“諫以為不可”,但漢章帝沒有采納鄭眾的建議,最終推行了鹽鐵官營,[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經濟基礎,使豪強勢力難以憑借經營鹽的收入與朝廷相抗衡。[]
平準均輸
元和元年(公元84年),穀價昂貴,縣官經費不足,朝廷很擔憂。尚書張林進言說:“穀價之所以昂貴,是因為貨幣貶值的原因。可以停發貨幣,取布帛為租,以通天下的需求。鹽是生活必需品,即使昂貴,人們也不得不買。官府可以自賣。同時應該收取交址、益州市場貿易的利息,再度實行漢武帝時期的均輸平準法。”劉炟認為這些提議對國家來說確實是便利了,於是就下詔施行。[]
頒布胎養令
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月,劉炟頒布胎養令:“今諸懷妊者,賜胎養穀人三斛,複其夫,勿算一歲,著以為令。”即給每位懷孕的婦女賜胎養穀三斛,其丈夫免除一年的賦稅徭役,從而鼓勵人口生育。[於是,東漢人口從漢明帝末年(公元75年)的3412萬口,增長到了漢章帝末年(公元88年)的4335萬口,12年內增長了923萬口[。
文化上,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十一月,因經學家多分歧,劉炟召集諸卿、博士等於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意在統一經說,為朝廷利用儒術施政、進行製度建設提供理論依據。會後,劉炟命史臣班固將會議討論所得著成《白虎通德論》(又稱《白虎通議》《白虎通》),[]是漢代唯一一部完整流傳後世的綜論五經類文獻,對於漢代經學史、思想史及政治製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建初八年(公元83年)冬十二月戊申,劉炟頒布《令選高才生受古學詔》,詔書寫道“令群儒選高才生,受學《左傳》、《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義焉。”這便是“高才生”一詞的最早由來。[
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改革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曆》。[
軍事上,營救耿恭。
漢明帝時,西域諸部歸服,於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設立西域都護與戊己校尉。次年(公元75年)漢明帝駕崩,焉耆與龜茲攻沒西域都護陳睦,車師聯合北匈奴包圍戊己校尉耿恭。
公元75年十一月,劉炟采納鮑昱的建議,派征西將軍耿秉駐軍酒泉,並派酒泉太守段彭營救戊己校尉耿恭。[]建初元年(公元76年)春,段彭在交河城大破車師國,斬首3800級,牲畜3萬7千頭,北匈奴受驚而逃,車師重新歸降東漢。
撤銷西域都護
由於當時存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難,劉炟選擇放棄了西域,於建初元年(公元76年)接回戊己校尉,不再派遣西域都護。建初二年(公元77年),又撤回了伊吾地區的駐兵,於是北匈奴便趁機進占伊吾。[]
容許班超駐留西域
建初二年(公元77年)時班超在疏勒國,也接到撤兵詔書,便收拾行裝準備啟程。聽說班超要回國,疏勒國人民驚惶不安,擔心班超走後遭受匈奴騷擾,疏勒都尉抽出長刀,滿麵流淚,對天長歎道:“漢朝使節棄我而去,我國必為匈奴所滅。與其翌日死亡,不如現今魂隨漢使,送其爾歸!”說罷,即引刀自刎。
班超雖然也難舍難分,但王命在身,隻好撥轉東行。不久到了於闐國,於闐人民攔道迎接班超,聽說他要東歸,都失聲痛哭,就近的人們伏地抱著班超坐騎的馬腿,不讓他離開。班超無奈,隻好留下來,同時上書劉炟,請求他留屯西域。劉炟同意了班超的請求。
增援班超
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攻克姑墨石城,想進一步平定西域,便上書劉炟請求派兵增援。於是建初五年(公元80年),劉炟派徐乾率弛刑和義從1千人增援班超。徐乾到達後,與班超合力大破疏勒都尉番辰,斬首千餘級。[]
在西域諸國中,烏孫最為強大,班超又請求劉炟遣使慰問烏孫國王。劉炟同意,派遣使臣前往烏孫。烏孫國王非常高興,於建初八年(公元83年),派遣使者回訪漢朝,表示友好。在西域,漢朝得到這樣一個大國的支持,劉炟覺得非常稱意。於是他提升班超為將兵長史,授予他代表東漢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權力。[]
由於同漢朝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聯係,特彆是由於烏孫的內附,使班超在西域的威望大增。西域諸國都願意接受班超的節製,這樣就為以後的東漢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鋪平道路。
建初九年(公元84年),劉炟又派和恭為代理司馬,率兵八百增援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