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麟:“孫休之遣李衡,有漢高帝之度;其討孫綝,有叔孫昭子之斷,吳之賢君也。”
習英習:“琅邪王素好善慕名,方欲自顯於天下,終不以私嫌殺君明矣。”
軼事典故
喜愛射雉
孫休喜歡射雉,到了射雉的季節,就早去晚歸。群臣都勸止他說:“這是小東西,哪裡值得過分迷戀!”孫休說:“雖然是小東西,可是比人還耿直,我因此喜歡它。”20
白鵝試覡
吳景帝孫休曾經得病,找男巫來看病,找到一個人,想測試一下,於是殺了一隻白鵝埋在花園裡,搭上一間小屋,擺上坐榻和桌子,把女人的鞋子衣服放在外麵。景帝叫男巫看這些東西,並告訴他說:“如果你能說出這座墳墓裡死的婦人的樣子,會給你重賞,而且就相信你了。”男巫一整天不說話。景帝追問急了,巫師才說道:“確實沒有看見女鬼,隻看見一隻白鵝站在墓上,之所以沒有立刻說出,我懷疑是女鬼變化成鵝的樣子。想等到它現出真形,但是它固定不變,不知是什麼緣故,冒昧以實情告訴陛下。”21
人際關係
後世紀念
定陵,是東吳第三位皇帝吳景帝孫休與其妻子朱皇後的合葬陵寢,明嘉靖版《太平府誌》載:“吳景帝(孫權第六子孫休)陵,縣東,地名洞陽。”民國版《太平府誌》載:“三國吳帝陵,《舊誌》載在洞陽,地無考。”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鄉宋山村,當地人稱之為“天子墳”。
2015年11月27日開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馬鞍山市文物局、當塗縣文物管理所對天子墳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墓室用磚砌造,由南至北依次為甬道、前室、後室,東西分彆有耳室。從外部測量,南北總長44米,東西寬30多米,“四隅券進式”穹降頂。前室墓門明顯有盜洞,前室底端四角分彆鑲砌石雕牛頭。從發掘進度看,東北角的石雕牛頭尚存,隻是牛角不翼而飛,東南、西北角的已被盜走,隻留下牛頭頸痕,西南角尚未發掘到牛頭土層深度。後室、耳室尚未發掘,但後室頂部已有明顯盜洞。該墓雖經盜掘,仍有待進一步發掘,已在發掘中發現金器等文物。
據安徽省文物專家介紹,墓葬中不僅出土了許多精美的金銀飾物,而且在已經發現孫吳時期的大墓中,當塗天子墳的規模僅次於南京江寧上坊大墓,比蘇州虎丘孫吳墓明顯要大。專家推測,墓穴主人的身份很可能與吳景皇帝孫休和皇後朱氏相關。
《三國誌》卷四八:孫休字子烈,權第六子。年十三,從中書郎射慈、郎中盛衝受學。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四月,權薨,休弟亮承統,諸葛恪秉政,不欲諸王在濱江兵馬之地,徙休於丹楊郡。太守李衡數以事侵休,休上書乞徙他郡,詔徙會稽。居數歲,夢乘龍上天,顧不見尾,覺而異之。孫亮廢,己未,孫綝使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休。休初聞問,意疑,楷、朝具述綝等所以奉迎本意,留一日二夜,遂發。十月戊寅,行至曲阿,有老公乾休叩頭曰:“事久變生,天下喁喁,原陛下速行。”休善之,是日進及布塞亭。武衛將軍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輿法駕迎於永昌亭,築宮,以武帳為便殿,設禦座。己卯,休至,望便殿止住,使孫楷先見恩。楷還,休乘輦進,群臣再拜稱臣。休升便殿,謙不即禦坐,止東廂。戶曹尚書前即階下讚奏,丞相奉璽符。休三讓,群臣三請。休曰:“將相諸侯鹹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璽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輿,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於半野,拜於道側,休下車答拜。即日,禦正殿,大赦,改元。是歲,於魏甘露三年也。
[2]《三國誌》卷四八: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詔曰:“夫褒德賞功,古今通義。其以大將軍綝為丞相、荊州牧,增食五縣。武衛將軍恩為禦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威遠將軍據為右將軍、縣侯。偏將軍乾雜號將軍、亭侯。長水校尉張布輔導勤勞,以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迎,封為鄉侯。”又詔曰:“丹楊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鉤斬袪,在君為君,遣衡還郡,勿令自疑。”己醜,封孫皓為烏程侯,皓弟德錢唐侯,謙永安侯。
[3]《江表傳》曰:休寢疾,口不能言,乃手書呼丞相濮陽興入,令子出拜之。休把興臂,而指以托之。
《江表傳》:群臣奏立皇後、太子,詔曰:\"朕以寡德,奉承洪業,蒞事日淺,恩澤未敷,加後妃之號,嗣子之位,非所急也。\"有司又固請,休謙虛不許。
[5]《三國誌》卷四八:十一月甲午,風四轉五複,蒙霧連日。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有所陳述,敬而不違,於是益恣。休恐其有變,數加賞賜。丙申,詔曰:“大將軍忠款內發,首建大計以安社稷,卿士內外,鹹讚其議,並有勳勞。昔霍光定計,百僚同心,無複是過。亟案前日與議定策告廟人名,依故事應加爵位者,促施行之。”戊戌,詔曰:“大將軍掌中外諸軍事,事統煩多,其加衛將軍禦史大夫恩侍中,與大將軍分省諸事。”壬子,詔曰:“諸吏家有五人三人兼重為役,父兄在都,子弟給郡縣吏,既出限米,軍出又從,至於家事無經護者,朕甚湣之。其有五人三人為役,聽其父兄所欲留,為留一人,除其米限,軍出不從。”又曰:“諸將吏奉迎陪位在永昌亭者,皆加位一級。”頃之,休聞綝逆謀,陰與張布圖計。十二月戊辰臘,百僚朝賀,公卿升殿,詔武士縛綝,即日伏誅。己巳,詔以左將軍張布討奸臣,加布為中軍督,封布弟惇為都亭侯,給兵三百人,惇弟恂為校尉。
[6]《三國誌》卷四八:詔曰:“古者建國,教學為先,所以道世治性,為時養器也。自建興以來,時事多故,吏民頗以目前趨務,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則傷化敗俗。其案古置學官,立五經博士,核取應選,加其寵祿,科見吏之中及將吏子弟有誌好者,各令就業。一歲課試,差其品第,加以位賞。使見之者樂其榮,聞之者羨其譽。以敦王化,以隆風俗。”
《三國誌》卷四八:二年春正月,震電。三月,備九卿官,詔曰:“朕以不德,托於王公之上,夙夜戰戰,忘寢與食。今欲偃武修文,以崇大化。推此之道,當由士民之贍,必須農桑。《管子》有言:‘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夫一夫不耕,有受其饑,一婦不織,有受其寒;饑寒並至而民不為非者,未之有也。自頃年已來,州郡吏民及諸營兵,多違此業,皆浮船長江,賈作上下,良田漸廢,見穀日少,欲求大定,豈可得哉?亦由租入過重,農人利薄,使之然乎!今欲廣開田業,輕其賦稅,差科強羸,課其田畝,務令優均,官私得所,使家給戶贍,足相供養,則愛身重命,不犯科法,然後刑罰不用,風俗可整。以群僚之忠賢,若儘心於時,雖太古盛化,未可卒致,漢文升平,庶幾可及。及之則臣主俱榮,不及則損削侵辱,何可從容俯仰而已?諸卿尚書,可共谘度,務取便佳。田桑已至,不可後時。事定施行,稱朕意焉。”
[8]《吳錄》曰:或雲休鴆殺之。至晉太康中,吳故少府丹楊戴顒迎亮喪,葬之賴鄉。
[9]《三國誌》卷四八:三年春三月,西陵言赤烏見。秋,用都尉嚴密議,作浦裡塘。會稽郡謠言王亮當還為天子,而亮宮人告亮使巫禱祠,有惡言。有司以聞,黜為候官侯,遣之國。道自殺,衛送者伏罪。以會稽南部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
[10]《吳曆》曰:是歲得大鼎於建德縣。
[11]《三國誌》卷四八:四年夏五月,大雨,水泉湧溢。秋八月,遣光祿大夫周奕、石偉巡行風俗,察將吏清濁,民所疾苦,為黜陟之詔。九月,布山言白龍見。是歲,安吳民陳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五年春二月,白虎門北樓災。秋七月,始新言黃龍見。八月壬午,大雨震電,水泉湧溢。乙酉,立皇後朱氏。戊子,立子醱為太子,大赦。
[12]《吳錄》載休詔曰:“人之有名,以相紀彆,長為作字,憚其名耳。禮,名子欲令難犯易避,五十稱伯仲,古或一字。今人競作好名好字,又令相配,所行不副,此瞽字伯明者也,孤嘗哂之。或師友父兄所作,或自己為;師友尚可,父兄猶非,自為最不謙。孤今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醱,醱音如湖水灣澳之灣,字毶,毶音如迄今之迄;次子名郙,郙音如兕觥之觥,字矨,矨音如玄礥首之礥;次子名壾,壾音如草莽之莽,字昷,昷音如舉物之舉;次子名?,?音如褒衣下寬大之褒,字?,?音如有所擁持之擁。此都不與世所用者同,故鈔舊文會合作之。夫書八體損益,因事而生,今造此名字,既不相配,又字但一,庶易棄避,其普告天下,使鹹聞知。”臣鬆之以為《傳》稱“名以製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斯言之作,豈虛也哉!休欲令難犯,何患無名,而乃造無況之字,製不典之音,違明誥於前修,垂嗤騃於後代,不亦異乎!是以墳土未乾而妻子夷滅。師服之言,於是乎征矣。
《三國誌》卷四八:冬十月,以衛將軍濮陽興為丞相,廷尉丁密、光祿勳孟宗為左右禦史大夫。休以丞相興及左將軍張布有舊恩,委之以事,布典宮省,興關軍國。休銳意於典籍,欲畢覽百家之言,尤好射雉,春夏之間常晨出夜還,唯此時舍書。休欲與博士祭酒韋曜、博士盛衝講論道藝,曜、衝素皆切直,布恐入侍,發其陰失,令己不得專,因妄飾說以拒遏之。休答曰:“孤之涉學,群書略遍,所見不少也;其明君暗王,奸臣賊子,古今賢愚成敗之事,無不覽也。今曜等入,但欲與論講書耳,不為從曜等始更受學也。縱複如此,亦何所損?君特當以曜等恐道臣下奸變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備之,不須曜等然後乃解也。此都無所損,君意特有所忌故耳。”布得詔陳謝,重自序述,又言懼妨政事。休答曰:“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此無所為非,而君以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政務學業,其流各異,不相妨也。不圖君今日在事,更行此於孤也,良所不取。”布拜表叩頭,休答曰:“聊相開悟耳,何至叩頭乎!如君之忠誠,遠近所知。往者所以相感,今日之巍巍也。《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終之實難,君其終之。”初休為王時,布為左右將督,素見信愛,及至踐阼,厚加寵待,專擅國勢,多行無禮,自嫌瑕短,懼曜、衝言之,故尤患忌。休雖解此旨,心不能悅,更恐其疑懼,竟如布意,廢其講業,不複使衝等入。是歲使察戰到交址調孔爵、大豬。
《三國誌》卷四八:六年夏四月,泉陵言黃龍見。五月,交址郡吏呂興等反,殺太守孫諝。諝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餘人送建業,而察戰至,恐複見取,故興等因此扇動兵民,招誘諸夷也。冬十月,蜀以魏見伐來告。癸未,建業石頭小城火,燒西南百八十丈。甲申,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魏壽春,將軍留平彆詣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後罷。呂興既殺孫諝,使使如魏,請太守及兵。丞相興建取屯田萬人以為兵。分武陵為天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