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水泥問世(1 / 2)

一份章程遞到內閣,然後轉呈禦前。

朱由檢看過後,立刻吩咐道:“宣魏藻德!”

不多時,內閣首輔魏藻德前來覲見:“臣魏藻德問聖躬安!”

“朕安!”

朱由檢答應一聲,然後拿起剛剛那份奏疏,問道:“忠烈祠需要追加兩成預算?怎麼算出來的?”

魏藻德說道:“回陛下,這份追加預算由工部草擬,經戶部核準,臣等認為比較合理。”

“突然增加兩成預算,那可是五十六萬兩白銀,這麼大的缺口,為何以前看不到?”

“啟稟陛下,增加的缺口主要在於材料上漲,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民夫的工價上漲,陛下頒布詔書後,百姓不再有戶籍和地域限製,可以自由選擇謀生之道,因此很多人去了坊間做工,導致工價上漲,運送石材的成本大大增加,若不增加預算,恐難維係忠烈祠的建造工期。”

朱由檢琢磨了一下,好像是這麼回事。

提倡自由經濟,肯定會對現有格局有所改變。

百姓的工價提上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王伴伴,拿去司禮監加印。”

“是!”

事情告一段落,忠烈祠的建造照常進行。

經過追加預算後,原料運送的速度明顯有所提升。

工部終於鬆了口氣,隻要彆搞什麼幺蛾子,其他的不重要。

反正銀子是從國庫出……

這一日,宋應星急匆匆進宮。

朱由檢問道:“卿家水泥研製如何了?”

宋應星神色很興奮,說道:“陛下大才,大才啊!”

“臣等按照陛下所言,反複試驗,終於成功研製出水泥!”

“此物遇水則凝,堪稱神器,比三合土成本更低,而且更加堅實……”

宋應星滔滔不絕,開始介紹起來。

朱由檢見狀,心中也是興奮不已,看來是真的成了。

“帶朕去看看!”

“臣帶來了!”

宋應星當即領著朱由檢,來到工部衙門。

工部尚書範景文等人紛紛上前行禮,高呼萬歲。

朱由檢擺擺手:“諸卿平身,朕今日來看看宋卿家的研究成果。”

一行人來到後院,宋應星命人取來兩口大罐子。

朱由檢笑著問道:“怎麼還用罐子裝?”

“陛下有所不知,這東西可吸收天地間的水分,時間久了,還是可以凝結,因此需要密封儲存。”

“有道理,演示一下吧!”

“是!”

宋應星開始忙碌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水泥倒在地上,然後加水攪拌。

眾人不明所以,指手畫腳,議論紛紛。

趁著水泥凝結的空檔,宋應星繼續解釋道:“其實這水泥製作不難,原料就是石灰石和黏土,問題在於需要高溫煆燒,臣等試驗了幾次,普通的窯燒木柴,溫度不夠,實驗數次都以失敗告終,臣等乾脆重新蓋了一座窯,用來燒煤,這才將水泥煆燒出來……”

有人好奇心重,上前摸了摸,說道:“沒什麼區彆啊,這玩意可以代替石材?”

“我看未必,估計最多跟磚頭差不多吧。”

“修建忠烈祠需要大量青磚,不知道這東西能不能用……”

眾人小聲議論,宋應星也不解釋,隻是一個勁介紹。

這時候,範景文忍不住說道:“宋侍郎,這東西多久才可以凝結?”

宋應星回道:“半個時辰便開始凝結,兩個時辰後,可與石塊一般堅硬,若要徹底凝結,大致需要十個時辰,還需要晾乾三日。”

“既如此,不如請陛下回前廳稍作,喝杯茶……”

“不必了!”

朱由檢擺擺手,說道:“朕就在這裡等,諸卿還有事要忙,都散了吧!”

說話間,他蹲下身,仔細研究宋應星搞出來的水泥。

灰色粉末,略有雜質,跟自己印象中的水泥很像,隻是有些細微的差彆。

剛剛摻了水的,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風乾,

原料應該沒問題,煆燒工藝也沒問題,現在就等著結果了。

如果水泥能成,接下來修建忠烈祠,重建山海關,修繕北京城,還有給百姓們修房子,所有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原來三五年的工期,隻需要一年便可以完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