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鑒感覺腦袋裡有些亂,因為他根本沒想到這些。
在他看來,這就是錦衣衛以辦案為由,大肆打壓讀書人。
什麼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怎麼還扯到天下百姓了?
事已至此,若現在輕易退縮,以後讀書人的處境隻會更加艱難。
楊廷鑒把心一橫,說道:“讀書人才是天下的根基,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所在。自古以來,科舉取士,選拔賢能,皆是為了治國安邦,使國家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而今,朝廷若以辦案之名,行打壓讀書人之實,試問,誰還願意寒窗苦讀,以求科舉高中?誰還願意步入仕途,為國效力?”
“臣近日聽聞,已有不少大家世族因對朝廷此舉心生不滿,悄然從京城搬離,更有許多讀書人,心灰意冷之下,或轉投陝西李自成麾下,或遠赴關外,尋求多爾袞的庇護。此等情形,若不及時遏製,任由其發展,恐怕我大明的讀書人之心將儘失,國家棟梁之才將日漸凋零。”
“若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屆時國將不國,何以談興邦安民?臣懇請陛下,三思而後行,莫讓一時的短視,毀了我大明數百年的基業!”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安靜下來,針落可聞。
楊廷鑒替讀書人說話,眾人自然是支持的,可是,他也太大膽了!
直接說大明要完,還是當著皇帝麵,這不是找死嗎?
沒想到,朱由檢聽完後,臉色卻沒有絲毫盛怒之意。
“卿家所言,實有不妥,世事複雜,不可一概而論。那些因風聞而跑的世家與讀書人,跑就跑了,倘若他們真的心懷坦蕩,為何不敢直麵朝廷的調查?這種行事不端,心中有鬼之輩,即便留在朝中也是禍害。”
“朝廷科舉取士,選拔賢能,其初衷本善,然世事多變,人心難測。便以卿家為例,卿家高中狀元,正欲施展抱負,卻有人以權勢、利益相誘,要你違背朝廷法度,或是做出有違良心之事,你該如何抉擇?”
楊廷鑒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臣自幼讀聖賢書,深知忠義二字。若真有此日,臣定不會為了一己私利,而違背心中的道義,辜負陛下與百姓的期望。”
朱由檢聞言,點了點頭,讚許道:“很好,卿家有此決心,朕心甚慰。然而,這世間之事,往往並非黑白分明。有人堅守原則,就有人願意為了利益而妥協。若有其他新科進士,麵對同樣的誘惑,選擇了妥協,不僅得到了豐厚的報酬,還能借此順利晉升,而你,因堅守道義,反被排擠打壓,你心中可會覺得不公?”
楊廷鑒聞言,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不知為何,好像……事情有些不對勁?
這世間確有不公,若人人都因畏懼強權而放棄原則,那大明的未來何在?
這就更不對了,自己和眾生員不是來抗議的嗎?
怎麼變成和崇禎皇帝一條戰線了?
楊廷鑒猛然抬頭,目光與朱由檢深邃的眼眸交彙,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
這些天來,錦衣衛大肆抓捕官員和讀書人,而自己是讀書人,就自然而然地代入進被迫害的角色當中,卻忘記這些人被抓,是因為他們是朝廷的蛀蟲。
自己隻看到他們被抓,卻忘了他們因何被抓。
“陛下……臣,臣似乎有所領悟。”
朱由檢微微一笑,說道:“這天下確實需要讀書人,可是,不需要蛀蟲。”
楊廷鑒聞言,心中豁然開朗,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是臣短視了。不過,臣還是擔心,此舉會不會誤傷無辜,讓那些真正有心為國效力的讀書人寒了心?”
“你要記住一句話,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
楊廷鑒重重點了點頭,又說道:“今日有幸聽陛下解惑,臣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