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儒(1 / 2)

崇禎十八年春,北京城一片祥和。

各國使團陸續抵達,在鴻臚寺安頓下來,等候覲見。

讀書人之間都在流傳一個消息,在即將到來的朝鮮國使團中,有一名大儒洪子新。

此人對儒家學說甚是推崇,曾多次造訪大明,講經論道,探討儒學。

朝鮮國是中原文明的一個分支,自然也推崇儒學。

值得一提的是,那邊的讀書人地位非常高,即便是王公貴族,見了讀書人也要恭恭敬敬,更彆提肆意打殺了。

終於,朝鮮使團抵京,依然被安頓在鴻臚寺。

當天晚上,新任禮部尚書錢謙益設宴,招待朝鮮王世子李淏和大儒洪子新。

眾人依次落座,洪子新笑嗬嗬地說道:“受之兄,你我有十年沒見了吧?”

受之是錢謙益的字,十年前,他還是詹事府的一名屬官,曾經接待過洪子新,兩人秉燭夜談,相談甚歡。

“當日一彆,整整十年了,沒想到,今生還有重逢之時。”

洪子新舉起酒杯,說道:“十年沒見,你已是禮部尚書,真是可喜可賀啊,這杯敬你!”

眾人紛紛端起酒杯,一飲而儘,錢謙益放下杯子,滿臉苦笑。

“子新兄謬讚了,我這個禮部尚書,其實是趕鴨子上架。前任禮部尚書因家人經商之事被陛下發現,最後落得抄家砍頭的下場,涉案人員甚廣,一時間京城中人人自危。朝廷中無人能接此重任,這才輪到我的頭上。”

朝鮮王世子李淏聞言,麵露驚訝之色,好奇地問道:“經商?這不是很正常嗎?為何會因此抄家砍頭?”

錢謙益歎了口氣,說道:“世子殿下有所不知,大明律例嚴明,官員及其家屬不得私自經商,違者將受到嚴懲。前任禮部尚書大人一時疏忽,未能約束好家人,才惹來這等滔天大禍。此事不僅讓他自己身敗名裂,更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洪子新聞言,也忍不住皺了皺眉,他說道:“大明律例嚴明,自然有其道理。隻是,這抄家砍頭之刑,未免過於嚴苛了些。若是能多一些寬宥,想必也能減少許多悲劇。”

錢謙益點了點頭,神色複雜地說道:“子新兄所言極是,雖說律例既定,便需嚴格執行,可是,也確實太嚴苛了。經商而已,竟然給人家抄家砍頭,這還不算,所有相關官員,不論大小,全都問責,即便是收了少許冰敬炭敬,也絕不放過。這世道,人情往來本是常事,何必趕儘殺絕?”

洪子新聞言,眉頭皺得更緊,他說道:“貴國崇禎皇帝未免有些矯枉過正,如此一來,豈不是讓官員們人人自危,無心政務?再者說,讀書人本就清貧,些許禮尚往來,又能算作什麼大罪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