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新滿意地笑了笑,然後看向楊廷鑒。
在眾人的稱讚聲中,卻見楊廷鑒搖了搖頭,說道:“先生此言差矣!”
洪子新心中不悅,臉上依然帶著笑意,說道:“小兄弟有何高見,不妨說出來,讓大家夥都開開眼界。”
楊廷鑒目光堅定,緩緩開口:“先生所言君臣之禮,固然高屋建瓴,令人欽佩。然而,在下以為,一切禮法之談,須得先立於律法之基。古之周禮,猶如今日之大明律,乃是國家之基石,社稷之棟梁,不可不察。”
“先生言君當以德化民,以禮馭下,此誠然無誤。但德與禮,若無律法之約束,便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難以持久。天子雖貴為九五之尊,亦需恪守律法,不可妄為。臣子雖應忠誠於君,忠誠於國,然其忠誠亦需在律法框架內行使,不可逾越雷池一步。”
“律法者,公平之尺,正義之秤。自古有雲,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此非虛言。若天子可因一己之私,淩駕於律法之上,隨意賞罰,那麼朝綱必亂,民心必散。臣子若可借忠誠之名,行僭越之事,國家亦將陷入動蕩不安。故,君臣之禮,首要在於恪守律法,以律法為綱,以德禮為目,方能相輔相成,共築國家之基石。”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安靜下來。
今日講的是禮製,卻又不僅僅是禮製。
說白了,其實就是不滿崇禎皇帝對讀書人下手。
借著筵講之名,實則抨擊崇禎皇帝,你不該對我們讀書人亮刀子,我們不就是搞了點錢,多大點事?
再說了,讀書人不讓搞錢,誰還辛辛苦苦讀書?
寒窗苦讀十餘載,隻為有朝一日進入廟堂,成為人上人。
不讀書的時候沒有特權,讀了書還沒有特權,我這十幾年的書不是白讀了?
楊廷鑒剛剛那一番話,徹底將這塊遮羞布給撕了下來。
管你是不是讀書人,觸犯律法,就要被收拾!
李建泰案牽連上百名官員,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陳名夏立刻站出來,說道:“讀書人之於國家,豈是區區律法所能衡量?自古以來,士人者,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心懷社稷。我等通過科舉入仕,非為個人榮華富貴,而是欲以其所學,造福蒼生,輔佐君王,安定天下。若無讀書人,何來國家的治理之策?”
楊廷鑒說道:“我朝自太祖皇帝以來,以科舉取士,旨在選拔賢能,以治國理政,對於讀書人已經是莫大恩惠,然而,律法乃國之基石,是所有人行為之底線,無論何人,一旦觸碰,皆應受到應有的懲罰。此非針對讀書人,而是為維護國家之公正與秩序。”
“若讀書人因身份特殊而淩駕於律法之上,國家將何以立?百姓將何以安?律法之威,在於其公正無私,無論貴賤,一律平等。若因身份而有所偏袒,百姓亦將失去對朝廷的信任,到那時候,國將不國。”
陳名夏聞言,冷笑一聲:“你這是危言聳聽!自古以來,刑不上士大夫,此乃對讀書人的尊重與保護。若輕易對讀書人動刑,會讓天底下多少士子心寒?國家又怎能昌盛?”
紅豆很好吃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