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開噴戒(1 / 2)

按照大明的禮法,番邦使臣覲見,需要一套嚴格的流程。

首先需要將國書上報禮部的主客清吏司,清吏司郎中拿出一份接待計劃,逐級上報,最後報給內閣審批,內閣票擬通過後,呈送禦前,司禮監加印,然後按照程序接待。

朝鮮國的國書遞上去後,程序很順利,沒想到,司禮監並沒有加印,而是打了回來。

魏藻德看了看批注,原來是將負責接待的官員換了,便原封不動打回禮部。

片刻之後,錢謙益拿著奏疏找上門來。

“魏公,這是何故?”

魏藻德放下手中的文書,說道:“這是陛下的禦批,並非老夫的意思。”

錢謙益皺眉道:“接待番邦使臣,通常都是禮部的職責,偶爾由都察院出麵,再或者是其他官員,我都可以理解,可是,為何要點名楊廷鑒?”

魏藻德說道:“楊廷鑒身為翰林侍讀,接待番邦使臣,有何不可?”

“他早已不在翰林院任職,隻是掛了個名而已!”

“有個名頭就夠了。”

“可是,可是……”

錢謙益糾結半晌,這才說道:“莫非魏公沒有聽說?楊廷鑒如今囂張跋扈,前幾日論道講學,他把人給揍了!你說說看,洪先生六十多歲的年紀,不遠萬裡來到大明,隻為交流儒家學術,竟被一名後生當眾給打了兩巴掌,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魏藻德點點頭:“倒是聽說了,可是,此人乃陛下欽點,老夫也沒法子啊!”

錢謙益思來想去,說道:“我去見陛下!”

“老夫勸你還是彆去了。”

“為何?”

魏藻德歎了口氣,說道:“你還沒看出來嗎?如今的陛下早就不再信服儒學那一套,楊廷鑒就是陛下有意安排,就為了向朝鮮國興師問罪。”

錢謙益說道:“朝鮮國屈服建奴,隻是權宜之計,當時我朝陷於內亂,根本無力出兵援助,這才讓建奴找到可乘之機,而今,朝鮮王世子親自造訪,此中深意,難道魏公看不出來嗎?他們分明是有意與我們合力對抗建奴,共謀大業。”

魏藻德麵無表情地說道:“錢尚書這番話大可留著,在談判席上向朝鮮使臣闡明更為妥當。至於陛下欽點楊廷鑒出麵接待,或許確有深意,但直接斷定是要拒人於千裡之外,恐怕過於武斷了些。”

錢謙益急切道:“陛下此舉,分明是對儒學失去了耐心,轉而青睞那些實用之學。此乃大是大非的問題,關乎國體尊嚴,豈能任由陛下性子胡來?”

魏藻德歎了口氣,無奈道:“老夫又何嘗不知此中利害?如今陛下心意已決,我等臣子又能如何?你且看工部的任命,除了範尚書,其餘皆是新提拔的實乾之才,他們或是鑽研建築之道,或是精通火藥火銃,連楊廷鑒亦是如此,皆是學以致用之人。陛下這是有意在朝中樹立新風,重實用而輕空談,這大明的天,很可能要變了!”…。。

錢謙益聞言,神色凝重,說道:“魏公應該清楚,儒學才是讀書人的根基,倘若陛下有意摒棄儒學,會是何後果?”

魏藻德思索半晌,緩緩說道:“錢尚書,你我都知道,如今朝堂之上風雲變幻,局勢複雜。我勸你還是按照陛下的意思修改一下接待章程,到時候禮部也要出席的,你有什麼意見,不妨到時候直接說出來。”

錢謙益搖搖頭,說道:“該說的,在下肯定會說,不過,陛下對讀書人動輒打殺,實在令人寒心,魏公作為百官之首,當做出表率,讓天下的讀書人看到希望才是!”

魏藻德心中暗暗叫苦,前任首輔被剮,現任次輔被砍,我瘋了去跟崇禎皇帝對抗?

“還請錢尚書放心,老夫肯定是站在讀書人這邊的。陛下若真做出什麼出格的事,老夫絕不會坐視不理。”

錢謙益聽後,心中稍感寬慰,說道:“那好,三日後,會同館見!”

“錢尚書且慢!”

魏藻德趕忙叫住他,說道:“接待番邦是禮部的事,老夫沒有旨意,不便出麵……”

錢謙益沉聲道:“魏公若再推托,怕是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魏藻德無奈,隻好說道:“既如此,老夫去旁聽便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