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鄉親們不知道啊。
他們一邊搶紅包,一邊偷眼瞧,隻看見趙家拿了一盤銀子和四個不大的盒子進了狄家的院子。
怎麼看都沒有早上族學裡的顧先生提親來的接地氣,來得熱鬨。
畢竟人家浩浩蕩蕩的不但隊伍長,還有聘雁這樣的吉祥物。
那廂趙管家和趙之陽帶著禮一進門,狄林就帶著狄老大一家迎了出來。
兩家對麵,互相笑著行了禮。
然後,媒婆上前開始流程,歡快的對著狄家老小福了身,然後唱念起來。
“趙家老太爺為嫡孫趙之陽公子向狄家三太爺的孫女提親,聘銀三十三兩,象征趙公子和狄姑娘三生三世,緣分一道橋。”
“趙家老太爺為嫡孫趙之陽公子向狄家三太爺的孫女提親,提親禮,百年人參一隻。”
“趙家老太爺為嫡孫趙之陽公子向狄家三太爺的孫女提親,提親禮,極品三七一根。”
“趙家老太爺為嫡孫趙之陽公子向狄家三太爺的孫女提親,提親禮,天山雪蓮一根。”
“趙家老太爺為嫡孫趙之陽公子向狄家三太爺的孫女提親,提親禮,極品血燕一盞。”
那媒婆唱念得倒很是好聽。
她每唱念一句,就有端著聘禮的護衛上前一步,以表示自己端的是什麼東西。
這些看起來似乎很有檔次,但落在鄉村人的眼裡。
真正值錢的,也就隻有那三十三兩銀子了。
因為一般的提親禮,隻要不是吃的,大多數都是要作為姑娘的陪嫁帶到婆家去的。
頓時心裡都對趙家有些鄙視,提個親居然都沒什麼實在的東西。
銀子也隻有三十三兩,和狄老大之前說的一百兩聘銀相差太大了。
媒婆唱念完,狄老大一家上前接聘銀和那些盒子。
可是護衛卻並不鬆手,根本不給麵子,趙管家也上前解釋,這是給三房的聘禮,自然是由三房來接收,最後所有的東西,都交給了狄林。
從頭到尾。
不管是媒婆,還是趙管家,或者是趙之陽,都沒有提過狄春花一句,更沒有理會過狄老大一家一分一毫。
談婚事,是對著狄林談的,下聘的唱念也隻是說,趙家子趙之陽娶狄家三房孫女,給狄家三房孫女下聘。
狄曉燦總覺得其中差點什麼,腦子上方有個東西飄啊飄,卻沒抓住。
但她的注意力不在上麵,便也沒有多想,隻盯著趙管家和趙之陽看,看他們什麼時候出醜。
聘禮畢,媒婆唱念,交換庚帖。
狄林上前掏出狄春花的庚帖,直接就遞了上去。
趙管家接住庚帖,也將趙之陽的庚帖遞了上去。
抬頭嫁女,低頭娶媳,本來交換庚帖的過程,不管是趙管家,還是趙之陽,都應該是麵帶微笑。
可實際上,不管是趙管家,還是趙之陽,這一刻卻全都是麵容扭曲。
趙管家不隻麵容扭曲,還齜牙裂齒,臉色十分難看。
趙之陽更是十分不莊重,全程完全沒有正眼看狄林或者狄春花狄老大家中的任何人一眼,一會用扇子這裡戳一下,一會用手那裡撓一下。
沒辦法,身上太癢了。
如果不是要將儀式進行下去,兩人早就沐浴更衣看大夫了。
他們是癢得受不了。
可村人不知啊。
隻有狄曉燦在心裡暗爽。
時至今日,她總算為原主報了一丟丟小仇了。
這些動作和表情,放在平時,可以是上位者的倨傲。
可今天這種時候,落在村人的眼裡,就是不尊重,不在乎,不尊敬。
這是瞧不起狄家三房,瞧不起狄春花,瞧不起狄家。
本來之前,還有人在暗底裡為狄曉燦可惜,若不是這丫頭倔強混不吝,她其實還是可以嫁到趙家,還是可以當趙家的少奶奶的。
很多人羨慕狄春花,羨慕狄老大一家,撿了陋,走了大運。
可現在,人們卻紛紛搖頭。
趙家這種作派,再結合先前的算計,真的就好像是狄曉燦說的,又要當表子,又立牌坊。
既然這麼不想娶狄家女,看不起狄家女,何必那樣惺惺作態。
何必非要為了名聲非要報恩求娶。
有硬氣的狄家老人搶到荷包,此時氣得將荷包扔到了地上,轉身就走。
這個熱鬨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