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將至,吉時終於到了。
吳媽媽每天掐著謝曉燦的體型變化,給謝曉燦改嫁衣。
不得不說她技藝真的是精湛,謝曉燦這件嫁衣穿在身上哪哪都合適,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
謝曉燦穿過來已經三個多月了,從最開始的二百多斤瘦到現在,如今的體重是一百四十幾斤的樣子。
一米六五的身高,配上一百四十幾斤,也不能算特彆肥胖了。
三個多月差不多瘦了快一百斤,若是彆的人三個多月瘦這麼多,隻怕身上皮膚都是褶皺。
但是謝曉燦有靈泉水相護,又每日裡都有運動,所以,皮膚不但沒有褶皺不說,還比從前不知道光滑細膩了多少倍。
雖說現在看起來,還是有些胖,但她體型勻稱,加上衣服合身,那綠衣嫁衣的衣料又是南開最好的,行走之間波光瀲灩。
背後繡著龍鳳呈祥,前麵全都是金絲暗繡的福字,繁複的款式設計,同時拖拽的長裙更給人一種典雅莊重之感。
說實話,謝曉燦對這一身嫁衣真的是滿意之極。
吳媽媽還貼心的給她畫了妝,是那種電視裡常見的點了花鈿的精細妝容。
不得不說,這妝容配上她微胖的臉,就有種夢回唐朝的感覺,真的是太好看了。
謝曉燦透過銅鏡,鏡中人驚豔的美,自己都看呆了。
彆說謝曉燦,就連那五個丫頭都看呆了。
對吳媽媽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白芷更是看著吳媽媽一臉諂媚,她要拜吳媽媽為師,要學這化妝術,日後姑娘若是回了大宅門裡,每天都必須要精致,要美美美,她是貼身伺候的,這技藝,她必須要會啊。
吳媽媽人精一般,當然接收到了白芷那熱烈的眸光,但是一個餘光都沒給她。
有些東西她自然會教,但是不會輕易教。
過於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珍惜。
謝曉燦在鏡子前轉了幾個圈,欣賞完之後,吳媽媽便給謝曉燦遞了一把扇子。
這個謝曉燦熟。
扇子是新娘子用來遮麵的。
謝曉燦就算沒吃過豬肉,也是見過豬走的。
其實現代的時候她,似乎也看過一些相關服飾的野記。
古時,男女成婚,最開始女性是沒有紅蓋頭這一說的。
新娘扇子遮麵的習俗很早就開始了,最早能追溯到漢末至晉朝,盛行於唐宋。
有地位的講究些的人家,嫁女都是以扇遮麵。
隻有小門小戶,平民盲流,還有世家納妾不入流的,為了掩飾嫁娶時,頭上頭飾的寒酸,才會蓋上紅色的蓋頭。
後來,到了宋朝的時候,女性的地位越來越低。
皇室打壓世家,取消了世家門閥的種種優渥,寒門突起,女性貞潔日益嚴苛,新娘子的麵容不能讓人隨意瞧看。
新娘蓋紅蓋頭,才慢慢成為主流,和裹小腳一樣,一起流行起來了。
因為新娘子蓋上蓋頭,一是為了遮住女性容貌,二是用蓋頭壓住媳婦,表示新媳婦進門,不但夫君壓她一頭,婆母也壓她一頭。
而如今的天啟,雖然也看重女子貞潔,但卻並沒有女子足不出戶的規矩。
農家平民之類,無錢置辦頭麵,便是大紅嫁衣+紅蓋頭。
世家貴女出嫁的時候,很多人觀禮,新娘的禮儀和首飾,都是家族的排麵,所以才是紅男綠女,並以扇遮麵,表示女子矜貴之體,嫁入夫家時嫁妝多,並不靠男方養活。
謝曉燦接過扇子,吳媽媽鄭重的叮囑道:
“一會新郎來接,姑娘用這把扇子遮麵。”
“記住,出去的時候,姑娘要將這把扇子拿中正,萬不可低,也不可過高。”
“沉肩垂眸,隨著公子的步伐,方步而行,不可僭越,也不可落後。”
“是,曉燦記住了。”
謝曉燦拿了扇子遮麵示範,並向吳媽媽行了一禮。
“媽媽這些日子多有操勞,您辛苦了,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