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路,很可惜,他連後宮的人都不是。隻不過是女帝從軍中帶回來的親信罷了。
女帝的錯誤在於不太講究古往今來的帝王之道,她甚至希望像對軍中粗人那般以真心換這些狡詐的狐狸們的真心。
國庫空虛,黎甘路沒有在京城置辦宅子,女帝也是想省點銀子,另外她也覺得自己這副模樣不適合傳承接代,打算在宗親中選繼承人。
她沒有禍害彆人,不曾選秀,後宮自然也無人,
於是讓黎甘路找了個偏殿住下了。
或許不守規矩就是原罪吧,
他成了官員們抓到的女帝汙點。
他是女帝的親信也是女帝在宮牆中唯一的倚仗。
女帝緩緩訴說:“我當了皇帝才知道,皇帝不僅僅要下決策打仗,還有很多很多的事要處理。可朝堂之上,有國公的人,有各個將軍的人,有丞相侯爺的人,獨獨沒有我能用的人。文武百官勾心鬥角陽奉陰違,我隻是空有一個皇帝的名號罷了。”
“我努力過了,但,實際上真如先生所說,我並不是當皇帝的料子,以我的能力堪堪能當個上陣殺敵的猛將罷了。”
“可百姓並不會管皇帝有沒有努力,官員貪,那是皇帝的問題,邊境不安,那也是皇帝的問題。是,確實是我的問題,但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唯獨強硬了一次安排了小甘將軍帶人抓了幾個貪官。以為震懾住了他們。沒幾天他便被百官揭掉了臉皮扔在我的麵前,說他魅惑君主。我就不懂了,他不過是我的一個下屬,怎麼就魅惑君主了?還說是因為他我才不選秀。可我不選秀明明是因為自身問題。更可怕的是他們進入皇宮抓人如入無人之地。我知道他們是在警告我。”
女帝的臉上浮現了一絲迷茫,似乎直到現在都想不通這些大臣為什麼能理直氣壯的把牛頭對在馬嘴之上,還說的冠冕堂皇。
“長期的焦慮讓我過去做藥人累積在身體中的毒素再度爆發,我也終於明白仁政,或許並不適合這個時代。”
“後來我變了,不是僅僅因為對小甘將軍的愧疚,而是對萬民的愧疚。量力而行並不適用於做皇帝,做一個名義上的好皇帝和做一個能讓辰國未來有機會變好的暴君,我選擇了後者。我殺了那些貪汙的國公王侯,殺了那些絆住我辰國前進路上的怕死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