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卜算子(2 / 2)

“我住琴江頭,君住琴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琴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全詩不過了了四十五個字。方諾很快就把全詩念完。這首被他微調後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用來初賽是綽綽有餘。

這首詩雖然算不得什麼絕世名篇,但勝在上半厥太過撩動人心。那種類似詠歎調的敘事手法,把一個深閨女子思君的心情體現的淋漓儘致。

而且全詩行文明白如話,複疊回環。沒有任何一處詰屈聱牙的地方。但凡隻要識字,都能感受到詩中那股濃濃的相思之情。

所謂詩詞,並非就一定要做到引經據典。談古論今才能流傳百世。詩詞的本意,還是要觸動人心。

而這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的開篇幾句,正是最為讓人感同身受的佳作之一了。

如果柳元霜的對手寫不出什麼文采極佳的作品,那麼這場比試的結局,就基本已經注定了。

方諾見時間還早,便一字一字又解析了一遍,直到全詩被柳元霜寫出後沒有一個同音錯字後,方諾才放心下來。

趁著還有最後一點時間,方諾又簡單的和他說了一下關於這首詩的立意和情感表達。為的就萬一裁決問起她創作時的感想時,她能從容應對。

“時間到。請二位佳麗落筆。”隨著尋花使的一聲呼喝。兩人紛紛把筆放置原位。

當兩人的試卷同時擺在三位裁決的案頭時,先不說詩詞水平如何。單就書法水平,兩人的差距高下立判。

柳元霜的書法溫婉大方,一筆一畫都自帶幾分韻味在其中。尤其是她字跡中的連峰轉鋒,如果不仔細查看,竟然看不出筆鋒的走向。

字能寫到這個地步,這就說明她對自己的腕力的控製,已經妙到毫巔。

看完柳元霜的書法後再看另一位,頓時就讓三位裁決失去了興趣。

館閣體,標準的館閣體。如果讓方諾來評價兩人書法優劣的話,那麼方諾會毫不猶豫的說館閣體寫的好看。

畢竟館閣體對字形的要求實在是太標準了。標準到就像是印刷的一樣。這讓看慣了前世印刷體的方諾來說,覺得是賞心悅目。

但作為書法,館閣體顯然是不合格的。你能說她寫的一手好字,但絕對不能說她寫的一手好書法。

館閣體正是因為他太過方正,而失去了書法中那種靈動飄逸的韻味。而且館閣體有個最大的缺陷就是,他無論什麼字,看上去都像是一個樣子。

字裡行間看不出書寫者在揮毫潑墨間的一點情緒波動。前世顏真卿《祭侄文稿》為什麼那麼有名。

就是因為此稿在寫作時,尤為忠憤所激發,至性所鬱結。故而字字泣血,句句凝噎。

如果顏真卿當時是用館閣體來寫《祭侄文稿》的話,那和看一封電報有什麼區彆?

同理,在柳元霜這場書法的比試中,在兩位佳麗交卷的那一刻,就已經塵埃落定。

那位佳麗似乎也驚歎柳元霜的書法造詣竟然如此之高。手捂嚶唇直呼“不可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