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尉走了。帶著僅剩的一百多柔國士兵頭也沒回的離開了。
李信對此也似乎早有準備一樣,並沒有對這離開的一百多人進行挽留。當然了,以他現在的實力想留也留不下。
“這就你們商量好的對策?”李信一臉玩味的看著董凝秋。
董凝秋無視掉李信對她的嘲諷,直言說道:“不夠嗎?”
李信微微頷首:“倒也不錯。你是打算棄你柔國而效忠本王嗎?”
“試探的話就不用說了。更何況我說我效忠你你敢信嗎?”董凝秋反問道。
李信暗歎一聲,心道對方言辭果然犀利。
“觀政院就是觀政院,出來的學子就是與眾不同。”
董凝秋展顏一笑:“多謝殿下誇獎,那麼現在能好好談談了嗎?”
“悉聽尊便。”李信做了個請的手勢。
隨後兩人就遠離眾人單獨交談了起來。
走出一段距離後董凝秋率先開口道:“殿下可是有誌向欲展?”
李信微微頷首:“你能信你嗎?”
董凝秋莞爾一笑:“信任與否在於雙方的利益是否一致。常言道人會走錯路,但錢不會走錯。”
李信點了點頭:“那不知本王要付出點什麼呢?又能得到點什麼呢?”
“那就要看殿下想走到哪一步了。殿下想要得到的越多,付出的自然就會越多。”
“哦?那不知李繼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董凝秋搖了搖頭:“殿下與李繼所處情況不同,並不能相較而論。殿下也不用在這裡套我的話,關於李繼的事情我不會說,也不能說。還請殿下見諒。”
“那我怎知你們柔國到時候不會過河拆橋?或是現在這一切其實就是你的緩兵之計?”李信語氣平淡的說道。
“我可以隨殿下回濟靈。什麼時候等殿下想明白了。什麼時候再來與我述說心中抱負。”
“也就是說你現在既不能給我答複,也不能給我個承諾咯?”
“是的。現在我給不了你任何承諾。畢竟我也沒看到殿下的雄心。”董凝秋毫不掩飾的說道。
“嗬嗬,有意思。看來你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承讓承讓。殿下在這方麵也不遑多讓。”
“行吧,既然你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就先同我回濟靈城吧。”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兩人相互打著機鋒,說了半天也沒說一點實際性的東西。但這種情況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兩人都是各懷鬼胎想占對方便宜,而且兩人也都知道對方想占自己便宜。因此誰也沒有在對方身上討到什麼好處。
“對了。聽說你們觀政院的人都是終身不嫁的是嗎?”李信突然問道。
董凝秋輕笑一聲道:“怎麼?濟王是看上在下了?”
李信點了點頭:“若是你我結為連理,那很多事情不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