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時間之後,李青鬆補充到10座礦產基地的武裝克隆體數量已經達到了兩萬名,平均一個基地便是2000名。
除此之外,主基地這裡還有4000名武裝克隆體,同時,新的成套裝備仍舊在以平均每天3200套的速度生產,便意味著平均每天都能有3200名武裝克隆體誕生。
這時候,總量達到了七萬頭以上的怪鳥終於移動到了基地集群周邊,並且從四麵八方,無一遺漏的對著李青鬆最為核心的11座基地展開了進攻。
11個戰場,同時爆發了極為慘烈的戰鬥。
但爆發戰鬥的地方卻不僅僅隻有這11處基地,還有更多地方在發生著規模較小的戰鬥。
那便是鐵路線。
此刻鐵路線的電路已經被怪鳥們破壞,沒辦法,李青鬆隻得緊急啟用了一批蒸汽機頭來負擔接下來的物資運輸任務。
李青鬆知道,與怪鳥拚消耗,自己拚不過的。
唯一戰勝這些怪鳥的辦法,便是用克隆體們的生命為代價,讓戰線僵持,為自己後續研發火器並生產火器爭取時間。
既然要大規模生產火器,物資補充就必不可少。
這些鐵路線必須要保住!礦產基地的生產也必須要保持,一刻都不能停!
於是,10處礦產基地便發生了這樣的奇景。
基地外圍,數千名武裝克隆體舍生忘死,拚死戰鬥,血肉橫飛。
基地內部,原有的采礦克隆體仍舊在一絲不苟的工作著,開采出了大量的礦產,絲毫沒有受到外部戰鬥的影響。
之後,這些礦產裝車,巨大的蒸汽機頭噴吐著濃煙,在李青鬆特意組建的運輸戰鬥隊的保護之下,向著主基地出發。
一邊與怪鳥們戰鬥,一邊搶修被破壞的鐵路線,列車的前進速度甚至於慢到了每小時不足十公裡,但就算如此,仍舊有一列一列的火車從各個礦產基地離開,彙入到主基地裡。
卸下礦產之後,便會有大量的武裝克隆體上車,攜帶著大量的補給物資,再返回到礦產基地去,一旦有前線克隆體死亡,立刻就會補上。
戰局便這樣僵持了下來。
為了維持現有局麵,李青鬆不得不將1.6萬個意識鏈接份額投入到了戰鬥之中,同時控製著平均每個礦產基地1000個,主基地4000個,各條鐵路護衛隊一共2000個,全部加起來總計1.6萬名武裝克隆體加入戰鬥。
戰局一時間倒是穩定了。但所謂“穩定”,恐怕也隻是對於李青鬆來說。
對於怪鳥們來說,它們恐怕會認為自己在不斷取得勝利。
畢竟在己方的進攻之下,平均每天都會有2000到3000具鮮美可口的敵人屍體被己方吞進腹中,這不是勝利是什麼?
“你們想吃,我就讓你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