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飛天一型(2 / 2)

經過特殊設計的噴射管道,這些高溫高壓氣體被引導到了飛行器下方,從下方噴出。

於是飛行器慢慢升空。

升空之後,從下方噴射出的氣體減弱,轉而從後方噴出。於是飛船便開始了移動,越飛越快,越飛越高。

因為洛神星沒有大氣層的緣故,無法借助空氣浮力保持高度,飛船下方便要始終保持著噴射,否則飛船便會掉下來。

噴射向下方,用於保持飛船高度,和噴射向後方,用於控製飛船速度的過程完全由芯片自動調整,克隆體隻需要輸入對應指令即可。

同時在洛神星上飛行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沒有空氣阻力。一旦加速到足夠的速度,那便隻需要維持高度即可,它可以在慣性作用下持續飛行。

如此燃料便又節省了一大部分。

這李青鬆製造出來的第一艘定型飛船,便以高達200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耗費幾個小時時間,直接繞著洛神星飛了一圈,然後猛烈的減速之後,再度懸停在了試驗場上空。

麵對下方的噴口猛烈噴射著,推動著它以一個較為緩慢的速度穩穩落地。

再一次全麵檢查,確認一切符合預期之後,李青鬆立刻下達了指令。

量產!

這些年來,李青鬆始終都受到貨物流通速度太慢問題的困擾。

大宗的貨物不追求速度,譬如礦石之類,可以沿著鐵路線慢慢跑。

但一些小件的、特殊的貨物,譬如某個基地急需某些零部件,芯片工廠生產出了更先進的芯片要大規模鋪開,某個基地急需更多克隆體補充,等等等等,這些貨物和人員流通也得坐著火車慢悠悠的前進,就有些不能忍了。

現在,這被李青鬆命名為“飛天一型”的飛船定型量產,正好能彌補這一部分的短板,再度提升整個基地集群的綜合生產力。

“隻可惜,現階段飛天一型飛船隻能在洛神星近地活動,還無法進入太空,算不得真正的飛船。”

李青鬆心中微微有點遺憾:“不過也沒關係。

反正在洛神星這裡,飛機和飛船都是一回事。在量產和後續的規模化使用之中,飛天一型的短板會持續暴露出來,我再針對性優化即可。

等優化到一定程度,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它的最高速自然能突破830米每秒,超過洛神星的第一宇宙速度,進入環繞軌道。”

現階段,飛天一型的最高速是2000公裡每小時,約每秒550每秒,距離830每秒的速度還有較大差距。

當然,就算達到了這個速度,也隻能圍繞洛神星運轉而已。要掙脫它的引力場,進入太空,速度則需要達到每秒鐘約1.2公裡,也即時速4320公裡才行。

伴隨著飛天一型的定型,已經提前建造出來,但始終未投入生產的飛船產業基地終於等來了確定的規格和生產標準。

上萬名克隆體立刻投入到了生產線之中。一係列調試、調整之後,生產線終於開始了全功率運轉。

沒過多久,洛神星的天空之中便開始出現大量飛天一型飛船拖著長長的尾焰在天空中縱橫呼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