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五噸的探測器之中,又有高達4500KG的載荷同樣是燃料,用於在接近地球之時減速。
否則它便不能停留在地球環繞軌道。
到了最後,到達地球的真正有效載荷,僅僅隻有0.5噸而已。
純化學燃料推進就是如此浪費。
但沒有辦法。此刻的李青鬆不要說藍圖克文明使用的高速離子推進,便連人類使用的二次加壓推進技術都還沒摸到邊。
此刻,這台小小的探測器已經一頭紮入了深空,向著太陽所在的方向急速飛行。而除了一些關於坐標、設備運行狀態得數據之外,李青鬆甚至連借助這台探測器上的望遠鏡看一眼遠方風景都做不到。
因為除了最關鍵的核心設備之外,這台探測器的其餘所有設備都處在休眠狀態,並未開啟。
它們的運行需要能源,需要電力,需要通過燃燒燃料來發電。但現在,它所攜帶的4.5噸燃料是如此的寶貴,不能輕動。
“等距離太陽再近一些,就能張開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上獲取電力了,到那時候情況就會好一些。”
李青鬆心事重重的想著。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間便是數年過去。
這段時間,李青鬆一直在進行藍圖克文明科技造物的逆向工作,雖然現在就能用到的技術不多,但總歸也有一些。
那些被俘虜的藍圖克人也在李青鬆種種手段之下,哪怕不甘心,哪怕仇恨,也總歸加入到了推進李青鬆科技發展的事業之中,客觀上也貢獻了許多力量。
於是洛神星基地集群便一直處在快速發展狀態,技術與裝備的迭代從未停止。
這時候,那顆探測器已經飛越了高達一百多億公裡的距離,從太陽係邊緣,進入到了太陽係內部,接近了最外圍的一顆大行星,海王星。
在這裡,探測器進行了第一次變軌,短暫的啟動了一下推進,並打開了一段時間攝像機,記錄了一段有關海王星的影像。 <
br>
看著那顆蔚藍色的碩大氣體星球,李青鬆心中油然浮現出當初自己乘坐深空號飛船路過它的時候。
“你好啊,海王星。”
此刻,探測器的速度已經增加到了102公裡每秒,且仍舊在緩慢增加之中。
路過海王星之後,下一個路過的星球就是木星了。
在木星這裡,探測器再度短暫開啟,然後便直奔太陽。
最終,在距離太陽僅有500萬公裡的地方,探測器與太陽擦肩而過。
從太陽背後繞過來後,探測器便開啟了全力以赴的減速。
4.5噸的燃料開始燃燒,生成熾熱的氣體,推動著小小的探測器快速減速,最終,在速度降低到僅有9.7公裡每秒的時候追上地球,進入到了地球的環繞軌道。
漫長的14個小時延遲之後,來自洛神星的指令終於到來。
探測器調整了一下姿態,將自身攜帶的光學望遠鏡對準了地球。
同樣漫長的十幾個小時延遲後,來自探測器的信號被巨型天線陣列接收到,最終呈現在了李青鬆麵前。
李青鬆看到了蔚藍的海洋,看到了蒼翠的森林,看到了碧綠的草原,看到了荒涼的沙漠。
呈現在他麵前的,是一顆似乎未經任何汙染,未經任何智慧生物改造過的,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原生態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