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的祝福聲,久久都沒停下,百姓也大概猜到,程乾帶領士兵離開襄陽,是要去參加戰鬥!
百姓都自發的默默在家祈福,請求各路神仙,保佑程刺史打敗敵人,平安歸來,繼續帶領他們,過上更加安穩富足的生活!
襄陽世族,也聽到了百姓聲嘶力竭的呐喊,蔡諷他們世族、商賈,早就知道長沙發生的事情!
蔡諷想了一下,又又又又又一次派人,把襄陽本土世族、商賈都召集到一起!
黃承彥收到蔡諷的消息,無奈的搖頭歎息,卻又無可奈何,心裡暗暗為蔡諷感到悲哀:嶽丈大人就是就心思太多,又難以決斷,就目前,程刺史在南郡的聲望,還有什麼好觀望的,直接投效就行,非要瞻前顧後,想投效,又怕程刺史在荊州呆不長久!
自己家族的商業交給程刺史,不用費心費力,還有不錯的分成,賬目公開、公平、公正,一切都比自己經營,獲得更多的收益!
黃承彥心裡無奈,自己家族沒有出眾的人才,不能投效到刺史府效力!
在程乾和蔡琰婚禮的時候,黃承彥見到萬千百姓,來襄陽給程乾送賀禮,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百姓的真心擁護和認同,卻是真真切切,禮輕情意重!
程乾親自帶著蔡琰回饋百姓,宴席的豐盛程度,比百姓送來的賀禮,珍貴了不知多少倍,程乾卻毫不在意,真心對待手下眾人和南郡百姓!
黃承彥早就想投效程乾,去荊州書院任職,也算作為程乾對黃家關照的報答,嶽丈大人遲遲不願意做出決定,放下身段,認可程乾的新政令,讓黃承彥非常著急!
麵對一次又一次,蔡諷的私下邀請,黃承彥早就感到心力交瘁,不想再和蔡諷虛以委蛇!
在和夫人暢快的深入交流以後,黃承彥也終於下定決心,參加完這次私下聚眾,就去刺史府,拜訪沮授,去荊州書院教書育人!
黃承彥做出最終的選擇,堅定的離開座位,帶著妻女去蔡府赴約,順便和蔡諷表明態度,再也不參與這種無趣的聚會了!
龐家家主,龐德公,也一臉愁容的坐在家裡,蔡諷私下邀請的次數,太過頻繁,讓龐德公有些擔憂!
一旦有,其他世族、商賈觸犯律法,招惹到程乾,他們本土世族、商賈又同氣連枝,有錯綜複雜的聯姻關係!
到時候,殃及池魚,大家都會受到牽連,以程乾殺伐果斷行事作風,肯定會對大家嚴懲不貸!
從這次去荊南四郡,出動的士兵陣容,以龐德公的智商,就不難看出,程乾不隻是有功必賞,還是有仇必報!
根據家族護衛打探到的消息,龐德公猜到,南郡所有士兵行進的路線,推斷出,程乾這次行動,是徹底封堵住荊州所有的出口,一定要把孫堅留在荊州,不給他一點離開荊州的機會!
龐德公雖然淡泊名利,喜歡隱居的生活,家族不遺餘力的培養自己,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動用很多資源,自己才能學到很多知識,閱讀到很多書籍!
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家族的延續考慮,龐德公看透了荊州的局勢,搖頭長歎一聲,拿起筆墨,字斟句酌的寫了一封信!
龐德公對家奴交代幾句,把書信遞到家奴手裡,讓他把書信儘快送到!
安排好一切,龐德公緩慢的離開家,去蔡府赴約!
在去蔡府的路上,龐德公看到的忠於職守的巡防士兵,襄陽百姓發自內心的微笑,龐德公為自己的決定,感到非常欣慰!
孫堅作為一方豪強出身,霸道慣了,行事作風,還是太過飛揚跋扈,為所欲為!
龐德公心裡,默默為孫堅的作為,感到惋惜,你好歹也是成名已久,身經百戰的人物:你說你惹他乾嘛?這次終於可以踏實了,程乾這次出征,就沒想給孫堅留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