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基因的限製(2 / 2)

生化危城 持械碼字 2735 字 17天前

早在上世紀的60年代,英國的一位科學家便做過身高與癌症相關的實驗。科學家對擁有不同身高的男女都做了數據統計,研究表明,身高在165厘米左右的男性一般癌症發病的概率是1.7%,而擁有180厘米身高的男性癌症發病率卻會高達2.44%。

通過反複的實驗,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實驗結果,那便是身高越高的人癌症發病率也會越高。

但奇怪的一點是,這項規律似乎在動物界中便完全被顛倒了。從老鼠到大象,科學家們將不同體型的動物都研究了個遍。最後發現,大象的癌症發病率遠遠低於老鼠,這也說明,在自然界中,擁有越大體型的生物,患癌幾率卻會更低,這在生物學界中也被稱作為“佩托悖論”。後來人們發現,此項關於身高與體型的實驗,隻能用於同物種身上,而不能跨物種進行。

為了探尋人類身高的奧秘,科學界們又繼續對人體發起了更多的探索。

隨著生物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也尋找到了關於巨人基因的秘密,這個基因便是存在於第17號染色體上的p35基因。

其實p35基因並不是人類獨有的基因,在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身上,我們都能找到關於它的蹤影,比如曾經在老鼠、大象身上,都有過p35基因的蹤跡。作為人體內的基因,p35最主要的功能是幫助人體抑製修複癌變的細胞。

p35會在工作的過程中合成蛋白質,幫助人體檢測基因轉錄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從而將癌細胞直接消滅。p35就像一個抗癌鬥士存在於我們的體內,為我們保駕護航。

p35基因雖然好,但是對於人類而言,卻不是越多越好。一旦p35多了起來,那麼便會給人體造成極大的負擔。所以為了人體健康,p35基因並不會泛濫生長。但萬物有得必有失,p35基因的稀缺也導致我們失去了巨化的機會。

在人體體內,還存在著一個基因鎖,那便是基因LIF6,它的存在是讓生物巨化的關鍵。在我們熟知的大象身上,就有著這樣的基因,且在大象體內的LIF6也是被成功激活的。而反觀人體,由於p35基因的稀少,我們體內的LIF6基因也無法被激活,人類也無法成為自然界中的巨人。

但是對於人類而言,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製。人體內的基因都是息息相關的,如若LIF6被貿然“解鎖”,那麼人體也很可能會發生毀滅性的變化,我們的骨骼也很可能會因為接受不了巨化的身體而走上分崩離析的道路。

可是,變異感染者的身體強化和自我修複能力,和癌細胞的能力不恰恰類似嗎?

曾在一些論壇上就有人發表過一些說法,那就是癌細胞本質是人類長生不老的密碼。

癌症本身是一種基因病,由於癌基因的緣故,一個原本好端端的正常細胞就變成了一個癌細胞。隨著這個癌細胞的誕生,一場損害健康的惡劇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悄然拉開了帷幕,而主角就是那個剛剛誕生的癌細胞。

癌細胞的不斷增殖壯大過程,實際上也是漸進的。癌細胞在增殖形式上也像正常細胞一樣,是倍增形式,即一個變成兩個,兩個變成四個、四個變成八個。這樣的細胞分裂增殖形成,使癌細胞一代一代地分裂下去。但與正常細胞不同的是,由於癌細胞並不死亡,隻是積累,因此這個細胞群體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地,越來越大。

一個癌細胞隻有1ng(十億分之一克)重,我們臨床上早期發現的癌一般都有1克重,這1克重的腫瘤中大約就有10億個癌細胞了。這其中已經經曆了30次的細胞分裂。也就是說早期發現的癌症,實際上是癌細胞30代同堂的大家庭了。那麼在晚期癌症中癌細胞的家庭有多大呢?這時的癌瘤重量約有0.1公斤,即總共會有1000億個癌細胞,這1000億個癌細胞是癌細胞40代同堂的大家族。從第一個癌細胞誕生到早期癌為止,癌細胞要經過30代的子孫繁衍,而從早期癌到晚期,隻要再繁衍10代即可。這也看出癌症的發展過程是加速度式的,在臨床上看到的就是越到晚期發展得越快。

如果癌細胞的分裂方式可控的話,那人豈不是就可以永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