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們現在處境艱難,但那家夥不是沒衝進去嗎?你們現在隻是地麵出不去了,又不是馬上餓死了,怕什麼?”
“行了行了,那些麻煩等我拿到下一批物資,就幫你解決......”
他憤憤的掛斷電話,隨手將之扔在了一側的小茶幾上,又順手端起一杯冰鎮啤酒喝了兩口。
彆人過的是末日,他這完全是在享福......
......
Z大某實驗樓內,吳忠良麵色陰晴不定的攥著手機走出了辦公室,躊躇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朝著實驗室的方向走了過去。
他換上全身的實驗裝備,見實驗室沒什麼人,便將實驗室的房門從內反鎖,然後開始進行某類藥物的提煉。
而這藥物,正是程勁鬆向他索要的麥角酰二乙胺,也就是被嚴厲打擊的LSd。
麥角酸二乙酰胺(LSd)是麥角酸的一種衍生物,是天然麥角生物堿的一種化學成分。麥角是從麥角菌這樣一種自然農作物菌中提取,此種真菌能在某些穀物如黑麥和小麥中生存。
最早記錄來自早期基督教雛形的宗教儀式,1935年瑞士化學家從麥角菌中提取了麥角酸。1943年艾伯特·霍夫曼(Alberthofann,1906年1月11日-2008年4月29日)在實驗室首次發現麥角酸二乙酰胺。因其是第25個麥角酸衍生物,故又稱之為LSd一25。一個偶然的機會,霍夫曼意外地服用了少量LSd—25,使他經曆了約兩個小時的非常奇異的夢幻狀態,並對這與精神病類似的表現作了具體的描述。
LSd呈白色無味,其有效劑量為微克水平,以致肉眼很難察覺,因此常以其他物質摻入賦形為各種片劑、膠囊或將其水溶後滴於一片吸水紙上。LSd常以口服方式攝入,10微克就可產生明顯欣快,50-200微克時便可出現幻覺。
LSd是一種很難預料的藥物,使用得的感受可以從感知增強到出現一種心醉神迷的離奇幻覺,感覺歪曲常被描述為一種假性幻覺,因為體驗者自己也能意識到此時的感覺是失真的;時間、空間以及體像和界限認識也產生錯亂,並且伴有聯覺(如聽到某種聲音而產生看見某種顏色的感覺)或不同感覺的融合(如光和聲);多數的感覺體驗都被增強,情緒變化起伏無常,對他人的反應或是冷淡或是出現偏執行為;思維奔逸,注意力不集中,近期記憶喪失,遠期記憶時常浮現。
源於上述作用,用藥者確信他們正在經曆著某種變幻莫測、無邊無際的奇異體驗。由於思維奔逸、各種稀奇古怪和富有想象力的念頭都會出現,並且這些念頭常常與死亡、轉生和賦予靈魂新的肉體等相聯係。
這些體驗是在服藥後30—40分鐘出現,2~3小時達高峰,12小時內作用強度起伏不定並逐漸趨於緩和。用藥者“需要”和“不要”的藥物作用相互之間變化是很微妙的,既沒有明確的界線分清哪些會是奇妙的享受,哪些會迅速變為恐懼和離奇的幻覺或叫“惡性經曆”。
服用致幻劑的另一危害則是突發的、危險的、荒謬的強迫行為。因為在“惡性經曆”時,用藥者具有嚴重判斷錯誤,常常采取某些出人意料的行動,這種行動可以發生在有人陪同時,獨處時更為常見,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事故和意外,描述。在LSd作用期間可能出現侵犯行為,包括對他人的攻擊和自殘或自殺,慶幸的是這類事件較為少見。LSd還可導致諸如反射亢進、震顫、共濟失調、痙攣性癱瘓等。LSd還可以間接影響動物神經係統的活動,包括瞳孔明顯擴大、高熱、高血糖和心動過速等表現,可使血壓下降和呼吸抑製。
這東西在世界各地都是被嚴厲禁止的東西,在疫情之前,吳忠良隻是掌握了這東西的提取與合成方法,卻從未敢逾越雷池半步。
可在疫情爆發後,當程勁鬆這個老同學找上他並讓他為其做一些類似的東西出來的時候,在某些交換條件的誘惑下,他忍不住為其做了一些,並為其加工成不同形式的產品,還生產了一些其他的類似藥物交給了程勁鬆,以此換取了程勁鬆的大量物資保障。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做的這些毒藥,殘害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