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惡之源(39)(1 / 2)

生化危城 持械碼字 2955 字 20天前

老子說:“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

西方七宗罪稱,天下人有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欲七宗罪惡。

有人獨占一種,有人兼具二三。

曾經隻是個輔警的徐然,始終認同“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因為那是天下第一至聖孔子之言,因為他所生活的社會有道德和法治的約束。

可自從爆發了這場災難以來,他的思想慢慢轉變,起初他隻是不再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後來,他開始思考“人之初性本惡”的必然。

而今,看著濕地賓館這罪惡融合的圖卷,他終於明悟了心中的觀念。

人之初,性本惡。

所以聖人們提出了教化,演化了道德,用於約束人的思想。

所以掌權者們提出了法治,強化了規則,用於管製人的行為。

古往今來,一個時代的混亂與否與其對教化的重視程度有直接關係。

文風鼎盛人人皆知道德觀念的時代,除了外敵蠻夷的侵擾,內部一般不會太亂,人間也不至於太過疾苦不堪。

弱化人類教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也更多野蠻,無需外部侵擾,內部自然也會生出混亂。

所以在21世紀的信息化時代裡,在人們幾乎無差彆接受教育的時代裡,人們天然的覺得人之初其性本就是善的,卻忽略了這種規範是在法律與道德約束之下的。

所以當這場席卷全球的災難發生後,人心隱藏的惡便被釋放。

有如葉叢生那般的傲慢,有如蔣清華那般的嫉妒與貪婪,有如老朱那樣的暴怒與暴食,又猶如那群女人那樣的色欲。

人基因中隱藏的惡念,在失去了教化的約束與法律的限製之後,行為也越發放浪肆然,思想更是變態儘顯。

濕地賓館這群人隻是一個縮影,他們代表了這場末日下的大部分人,代表了這個末日下幾乎所有“殺伐果斷”的幸存者。

“殺伐果斷”者隻在對方是否對自己構成威脅上糾纏,也隻在物資爭取間搏命。

他們不會考慮這場災難會否結束,更不會考慮“殺伐果斷”的自己在災難結束後還能否回歸一個為“人”的心態。

正如ptSd一樣,是否能重回自然?

時間與所有人為伴,所有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就此被遺忘,所有人在時間內留下的痕跡也不會因時間的前進而被衝淡。

當一切紛亂結束,當文明重新將世界接管,那些人是否還能隨時間繼續向前?

徐然不知道,他隻知道濕地賓館這些人,基本都沒有繼續往前的必要了。

收斂了情緒的他朝不遠處的曹國平招了招手,在曹國平疑惑與震驚的目光裡,他講解決方案告知了對方,然後便抱著蔣清安朝看不見濕地賓館情況的另一台猛士車而去。

.......

曹國平雖內心震撼,卻也明白徐然此行的目的。

他不禁有些感歎,徐團長雖然年紀不大,可要承擔的內心壓力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來到猛士車邊的他解開了蔣清華的手銬,將他從車裡拉了出來。

已經精神錯亂的蔣清華左右掙紮著,完全不順從曹國平的拉扯。

曹國平也不慣著他,直接舉起槍托朝他砸了下去。幾記悶砸落在他的腦袋上、肩膀上,讓他徹底沒了囂張氣焰。

看他老實下來,曹國平這才摸出自己的軍用匕首,懸在了蔣清華麵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