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時分,天際泛起魚肚白,淡淡的光暈給巍峨的宮牆鍍上一層金邊。趙政迎著這熹微晨光,沉穩地踏上那通往朝堂的禦道。腳下石板曆經歲月打磨,平整而堅實,趙政每一步落下,鞋底與石板撞擊,都發出清脆且富有節奏的聲響,在這空曠寂靜的清晨,恰似奏響一曲獨特的出征前奏。
沒走多遠,路旁便三三兩兩出現了那些在京為官的舊相識。他們身著華服,綢緞麵料在微光下閃爍著絲絲光澤,腰間的玉帶鑲嵌著美玉寶石,愈發襯得這些官員們派頭十足。然而,他們臉上掛著的神情,卻遠非表麵那般熱絡。
“哎呀呀,這不是趙大人嘛!”李大人挺著圓滾滾、好似懷胎數月的肚子,像個裝滿氣的皮球,一扭一擺地晃悠過來。他滿臉肥肉隨著笑容擠作一團,眼睛眯成了兩條細縫,那模樣,活脫脫像隻狡黠的狐狸。“聽聞趙大人此番高就,真是可喜可賀啊!以後在京城,可得多仰仗您啦!”說話間,他還誇張地拱了拱手,那假惺惺的姿態,讓人忍不住想笑。
趙政嘴角含笑,眼眸中透著溫和與從容,風趣回應道:“李大人可彆打趣我了,您這話可折煞我了。我這初來乍到,就像那剛學走路的娃娃,對京城的規矩、門道兩眼一抹黑,還得您多帶帶。不然,我一個不小心摔個跟頭,在這朝堂之上出了洋相,可就成了大夥的笑柄咯!”說罷,他也跟著拱手回禮,臉上帶著謙遜的笑意。
這時,身形瘦削的錢大人邁著細碎且急促的步子,如同一隻敏捷的猴子,從人群中擠了過來。他皮笑肉不笑,眼神裡透著一股冷意,陰陽怪氣地說:“趙大人,當初您在那清風縣可是威風八麵,跺跺腳,整個縣城都得抖三抖。怎麼突然想起來京城了?該不會是那邊待不下去了吧?”說這話時,他還故意上下打量趙政,眼神裡滿是挑釁。
趙政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仰頭哈哈一笑,調侃道:“錢大人,您有所不知。我聽聞京城繁華,連天上的星星都比彆處亮幾分。我這是想沾沾京城的光,回去也好跟清風縣的鄉親們吹噓吹噓,就說我趙政見過大世麵啦!再說了,我也想在這京城,跟各位大人取取經,學習學習如何治理更大的地方,好回去讓清風縣變得更好。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一番話說得輕鬆詼諧,周圍的人聽了,有的忍不住嘴角上揚,露出一絲笑意,有的則依舊神色冷淡,不為所動。
孫大人站在一旁,手中折扇有節奏地開合著,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響。見錢大人與趙政說完,他折扇一合,邁著方步走上前來,皮笑肉不笑地說:“趙大人此番來京,可是要大展宏圖了。不過這京城水深,暗礁叢生,您可得小心彆嗆著。”說罷,他微微揚起下巴,眼神裡帶著幾分居高臨下的意味。
趙政微微欠身,臉上依舊掛著那抹溫和的笑容,幽默道:“孫大人的提醒太及時了,就像在黑夜裡給我點了一盞明燈啊。我正愁這京城水太深,找不到淺灘呢。您這麼一說,我就有底了,往後還得跟著您找淺灘,免得一個不留神,被這深水給淹沒了,到時候可就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咯!”眾人聽了,又是一陣輕笑,孫大人臉上的笑容卻有些僵硬。
吳大人雙手抱胸,站在一旁,一直冷眼看著。這時,他冷哼一聲,不屑地說:“趙大人,您在清風縣的時候,把自已說得那麼清高,什麼一心為民,兩袖清風。現在還不是來了京城,莫不是也想在這繁華之地分一杯羹?”吳大人言辭犀利,毫不留情,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因他的話而凝固了幾分。
趙政故作無奈地歎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說道:“吳大人啊,我這是被百姓‘趕’來的。您不知道,清風縣的百姓們對我可好啦,他們說京城能人多,彙聚了天下的智慧,非得讓我來取取經,回去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您瞧,我這也是身不由已啊,要是不聽百姓的話,那我可就成了‘叛民之官’,以後回去,都沒臉見他們咯!”這番話,說得真誠又風趣,不少人聽了,眼中露出一絲動容。
鄭大人雙手背在身後,慢悠悠地踱步過來,陰陽怪氣地說:“趙大人,您這官職看似位高權重,實則不好做啊,裡頭的門道可多著呢,您可得掂量掂量。”鄭大人說話時,眼神閃爍不定,仿佛在暗示著什麼。
趙政滿不在乎地擺擺手,臉上帶著灑脫的笑意,說道:“鄭大人,您彆嚇我。我就把這當成一場冒險,一場有趣的遊戲。要是做得好,那是運氣好,老天爺眷顧我;要是做不好,就當給大夥添個樂子,讓大家在這嚴肅的朝堂之餘,能有個笑話解解悶。您說是不是?”他的樂觀與豁達,讓周圍的人不禁對他多了幾分好奇。
王大人不懷好意地湊過來,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容,問道:“趙大人,您覺得您能在這京城待多久?我看啊,這京城可不是誰都能待得慣的。”王大人的語氣裡,充滿了質疑與挑釁。
趙政眨眨眼,眼神裡透著一絲狡黠,笑道:“這可說不準,說不定等我把京城的美食都嘗個遍,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您不知道,我這人沒啥彆的愛好,就喜歡吃。不過在這之前,我肯定得為墨染星出份力,不然,都對不起京城的美食。”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引得周圍一陣哄笑,王大人的臉色卻變得有些難看。
陳大人假惺惺地走上前,臉上堆滿了關切的笑容,說道:“趙大人,您要是遇到難處,儘管開口。咱們都是同僚,理應互相幫助。”陳大人的話聽起來暖心,可眼神裡卻沒有一絲真誠。
趙政連忙拱手,感激地說:“那我可就不客氣了。陳大人您這麼仗義,我記下了。要是哪天我窮得揭不開鍋,第一個就找您借米下鍋。到時候,您可彆嫌我麻煩啊!”趙政的話半真半假,讓陳大人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應。
周大人從人群中走出,嘲諷道:“趙大人,您在清風縣那一套,在京城可不一定行得通。這京城規矩多,講究也多,您可彆誤打誤撞,壞了規矩。”周大人語氣生硬,帶著濃濃的警告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