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喜事到(2 / 2)

淮煜瑾向來心狠手辣,因此他坐上這帝位,朝中百官無人敢不服,都向新帝行了最鄭重的跪拜禮。

其實今日並不是真正的登基大典,淮煜瑾繼位後處理的也隻是先帝的喪事。

對於老皇帝的喪事,淮煜瑾幾乎是事無巨細的過問,真是端足了仁孝之君的做派,誠意十足,沒有任何紕漏。

這點倒是和先帝很像,言予淺暗自想,都是表麵功夫做的足。

禮部侍郎被淮煜瑾的仁孝之行感動的一塌糊塗,“陛下以仁心治天下,先帝在天之靈,一定倍感安慰。”

其他文武百官也跟著附和,不停誇讚著淮煜瑾。

而這些誇獎之詞,淮煜瑾自然照單全收。

隻有何丞相卻一言不發。

他是在等,等先帝所說的“第一道聖旨”,也就是處死言予淺的那一道聖旨。

“陛下,三皇子得知先帝駕崩,上書請求回京奔喪,祭拜先帝。”兵部侍郎小心翼翼的開口,生怕惹怒了淮煜瑾,他試探道:“陛下是否恩準三皇子回京?”

三皇子當年被老皇帝發配到了邊境,無聖旨不得回東安。

而兵部侍郎口中的“上書請求”其實是婉轉的說法,事實是那三皇子在東安城外帶兵鬨了一通,險些突破城門衝回皇城,在危機之時被淮煜瑾的軍隊壓製住了。

當年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如何死在淮煜瑾手裡的,朝中大臣們都不敢忘。

皇宮之中從不論手足情深,他害死他,她又陷害她的事實屬稀疏平常。

隻是這種兄弟反目相恨相殺的事自然不能擺在台麵上說,畢竟新帝的麵子還是要給足的。

所以哪怕鬨得再凶,就算是死了人,報到朝廷上也隻不過是和和氣氣的“上書請求”。

淮煜瑾自然也明白,於是便“和和氣氣”的說道:“皇兄駐守邊疆辛苦,眼下快要入冬,朕會將去年秋天北遊進貢的虎皮貂衣賜給他,以免皇兄被西北風凍著了。”

言下之意便是,讓他老老實實的呆在邊境,彆想著回城了。

朝廷裡的大臣皆是一群老狐狸,他們自然都聽得出來,淮煜瑾不僅不讓回京,還送了個“去年”的冬衣,新帝當真是對這個三皇兄恨之入骨。

群臣心裡感歎著手足相殘,麵上卻還要笑著稱讚一句:“陛下當真是宅心仁厚。”

淮煜瑾抬眸看著階下的眾臣,“諸位還有何事要奏?”

文武百官皆道:“無事可奏。”何丞相終於沉不住氣,上前一步問道:“陛下登基,可有聖旨要頒?”

淮煜瑾冷漠看他一眼,眸中陰沉,“國喪期間,軍中士氣低迷,西征一事,朕打算先行延緩,待朕正式登基之後,朕再做打算。”

何丞相皺眉,“微臣所說的並非此事。”

“哦?”淮煜瑾反問道:“丞相有話不妨直說。”

何丞相抬頭直視淮煜瑾,“先帝難道沒有向陛下囑咐過嗎?”

話說到這裡,就差和淮煜瑾指明要淮煜瑾下聖旨殺了言予淺了。

淮煜瑾心中一怔。

何丞相是老皇帝的心腹,老皇帝動過什麼心思,他都知道。

如果老皇帝想殺言予淺不是臨死前突然起意,而是早有預謀,那何丞相必然會知道。

淮煜瑾麵色平淡,避重就輕道:“父皇叮囑朕要好好孝順太後,看好東安的江山,這些,難道還需下旨昭告天下不成?父皇囑咐的這些,朕自會銘記於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