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楊晉一昏昏沉沉地醒來,他盤坐床上調息運氣,不出片刻,酒氣散儘,整個人神清氣爽,當下躍下床推門而出。出了客房門,想去尋複人九,不料店掌櫃已經迎了上來,告知說複人九一行人天不亮就動身離開了,因為楊晉一睡的深沉,便沒有來打攪,隻留下一封書信給他。
楊晉一拆開書信,看完裡麵的內容,得知自己義兄接到消息,要儘早趕去,又說此地已是雲山門地界,不會再有賊人騷擾,讓他無需牽掛,同時給他介紹了滄州幾處名山好水,叮囑他當下時節一定前去遊覽,待得他將那車中前輩送到了雲山門,所有事了,便去信中所說的九清山嶽尋他,與他在那裡好好喝一場。
楊晉一將書信揣進懷中,準備結賬離開,不想複人九已經付過賬,還留下好些銀兩給他做路上的盤纏用,當即欣然收下,出了酒樓,禦劍徑直北上,往藤原城的方向飛去。
半空中,楊晉一思緒萬千,憶起昨晚酒桌上的事情,暗想雙煞兩人確實如複人九所說亦正亦邪,他們不但瞧不上魔教人,更是把正教人罵的狗血淋頭,最讓楊晉一不能忍受的是他二人總說自己師尊和其他正教幾位掌門的不是,讓他大為惱火,好在兩人瞧出自己不悅,這才不再提及和評論。想著他心中無奈一笑,又想若是師父知道自己和惡人穀的惡人一起喝酒,不知道會不會說自己好壞不分,是非不辨。
午時剛過,飛至一座小鎮附近,但見天上不少人影向下落去,心中好奇,飛抵近前,不見小鎮有什麼特彆之處,不解這片小小城鎮,為什麼吸引來這麼多修行中人?便也向下落去,想探個究竟。
他將將落到地上,立時便有人迎上來,抱拳問道:“小兄弟是哪家門派的朋友?”
楊晉一見對方是個白發老翁,抱拳道:“晚輩是世門劍宗的弟子。”
白頭老翁麵露驚喜之色,道:“劍宗也來了支援?”
楊晉一困惑道:“什麼支援?”
老翁更顯茫然,問道:“那……那小兄弟為何來這裡?”
“我路經此地,見不少人往這小鎮聚來,不知這裡發生了什麼,想來看看情況。”楊晉一道,“敢問老仗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卻要讓我們劍宗來支援?”
老翁眼底掠過一絲警惕之色,道:“小兄弟可有證明自己是劍宗弟子身份的東西?”
楊晉一想了想,取出那枚下山前師娘交給他的令牌拿給對方,老翁拿著令牌仔細端詳片刻,道:“老東西眼拙,我請裡麵的朋友幫我看看。”當下拿著令牌跑進了一間規模不小的祠堂。
隔了一會兒,老翁連同十來個人一起出來相迎。一行人中為首有三人,最中間是一位身材高挑的老者,鶴發童顏,精氣神較之先前見過的梁霸天還要好上不少;這人左首是一乾瘦中年男人,細眉長眼,滿臉褶皺,頭頂束發,像是一個老道;最讓楊晉一震撼的莫過於老者右首那青年人,此人身材魁梧奇偉,平生罕見,肌膚銅色若金,長得濃眉大眼,輪廓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三人身後的那些人,看服飾打扮,多半就是這三人門中的師兄弟或後輩弟子。
來到近前,老翁向為首三人引見,道:“這位就是劍宗的小英雄了。”他將令牌雙手遞還給楊晉一,道:“小兄弟,在下是聚義山正陽教的司徒伯庸。我給你介紹介紹,”他指著中間那位老者,繼續道:“這位是我大哥司徒伯綽,聚義山正陽教教主,也是聚義山聯盟的盟主;這位劉啟秀道長,是聚義山上梅花觀的主持;另這人高馬大的兄弟名為柏仁烈,是聚義山上忠烈堂的堂主。身後這些,都是我聚義山的好漢,聽說劍宗兄弟來了,特意出來相迎。”
楊晉一趕忙恭敬作揖,道:“晚輩是世門劍宗弟子楊晉一,見過諸位前輩高人。”
為首的老者笑道:“我老頭'前輩'尚還恰當,可這'高人'?二字,委實不敢當。”劉道長抱著拳,衝楊晉一微微一笑並不說話。那柏仁烈豪邁一笑,聲如洪鐘,又好似眾人麵前一道霹靂忽然炸響,朗聲道:“姓柏的在年紀上也隻算得上是楊兄弟的兄長,絕非是什麼前輩,更不是什麼高人,他們我柏仁烈管不著,但是你我之間千萬莫要客氣,便以兄弟相稱就是。”
楊晉一隻覺這肌肉虯結的柏仁烈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至陽至剛的氣息,聽他話語倒像是個豪爽豁達之人,心中喟歎,忙道:“柏大哥。”
後者哈哈又是一笑。
“晚輩下山遊曆,途經至此,看到許多人都往這裡聚集而來,擔心是魔教妖人,便前來一探究竟,卻不知是諸位長輩。本來既然不是魔教妖人聚集,我當放心離開,但聽司徒前輩說到什麼需要'支援',我身為正教弟子,自是義不容辭,雖然修為淺薄,但遇見正教同仁有難,豈有不拔刀相助之理?再者能為諸位前輩辦一些晚輩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我做為劍宗弟子的榮幸。”
眾人聽他說的誠懇之極,眼神裡紛紛流露出欽佩與讚賞之色,司徒伯綽更是上手將他牽住,熱情請進祠堂,在當中落了座。
大夥兒一番交流,楊晉一這才知道早在自己下山前一日,魔教血刀門就寫了英雄帖,邀請天下群魔齊聚滄雲山,要“拜訪”雲山門,一時間群魔聳動,正教大小門派之間也立刻互通了聲氣,開始在滄雲山附近做下具體部署,以防魔教人搞偷襲。
這段時間裡,魔教人陸陸續續往滄雲山聚攏,更有南疆妖人現身中原,也向著滄州趕來。現在滄雲山附近強敵環伺,情勢十分緊張,可仍有不少魔教人在源源不斷地趕來,最近兩日,據白龍閣傳出的消息,稱這次圍困雲山門的主意,是魔教裡一位成名已久的大人物,但具體是誰尚且不知,隻聽說已身在雲山門的四大派掌門,個個都顯得很緊張,想必這個魔教的“大人物”實力恐怖至極,非常的不簡單。
“現在四處都是魔教人,我本該去追複大哥,將他們護送上山才是。”楊晉一心中自責,暗討:“那位前輩此次前去雲山門,想必已事先知曉敵人來頭不小,不然也不會不顧腿疾,去為昔日好友張真人助陣。”他歎息一口,又想:“師父他們都已經在雲山門了,我身為劍宗弟子,哪有避之若浼的道理?如此關鍵時刻,不顧及自己人的安危,獨自去逍遙快活,可絕非是我楊晉一的為人。彆人且不說,單是小師姐,自己就不能不管,至於藤原城,往後再回去也不遲,目前形勢緊急,該當先去幫助師姐他們。”當即下了決心,準備折返回雲山門去。
他向眾人問起此間安排,那司徒伯綽說他們聚義山在這裡等中州來的支援,等下午人到齊,大夥兒便趕赴滄雲山西北一麵駐防,另外吟風穀、古月派以及聚賢莊等數十間門派的英雄好漢,也將在今明兩天過去,這次魔教興師動眾,正教這方一點兒也不敢鬆懈,危機之際,異常團結,在接到魔教要圍攻雲山門的消息時,紛紛自發而至,表示願意聽從雲山門的調遣,與魔教人拚個你死我活,雲山門張真人感激不儘,安排門中幾位首座,各自率領一批英雄和自己雲山門弟子,在滄雲山周圍迅速布置好了防線,做好了應對之策。
得知眾人還要在小鎮上耽擱一會兒,楊晉一表示自己要先趕去滄雲山和師尊彙合,屆時再和大家在滄雲山見麵,眾人不好挽留,便目送他離開。
楊晉一禦起劍不敢怠慢,疾馳如風,於當天傍晚就趕到了滄雲山腳下。落地後,遠遠瞧見了一群魔教人在一處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圍坐在一起喝酒喧嘩,他們旁若無人大吵大鬨,汙言穢語,出口成章,附近正教人的麵色都不好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敵意,與此同時,一群正教人迎上前來,其中一人抱拳問道:“兄弟是哪個門派的弟子?”
楊晉一趕忙回禮,道:“我是世門劍宗的弟子,聽說我師父他們已經上山了,我也來幫個手。”
眾人當即給他指明了上山的路線,楊晉一又看了眼身後那群喝酒吃肉的魔教人,但見他們也不搭理正教人,吃喝說笑自顧自,也沒有劍拔弩張的氣氛,當下沿著滄雲山腳下的步道向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