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半年多的時間裡,空明和王言羽在楊晉一修行的過程中對他詳加指點,外加上他體內又有異寶相助,剛入冬時,竟已經恢複至了受傷前的狀態。
當築基階段徹底穩固,楊晉一方才開始學習真經中的其它功法。
他先學了經書中那套名為“神禦九天”的禦劍之術。
據經書中記述,這套身法一旦練成,可追風逐電,日行千裡,遙想過去這些年自己的遭遇,深知需學得一門保命法門的重要性,當下認真研學。
或是“神禦九天”是這部經書內最為簡單的一套玄功,也或許他的基礎足夠夯實,按照“神禦九天”的口訣修習不過半月,他就能做到化氣為劍,不憑旁物而立於半空之上。
原本這套玄功需得練至大成方能化氣為劍,且練成這套玄功的前提,是修煉之人的神識強大到一定程度時才行,幸運的是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楊晉一每日和異寶“較勁”奪氣,異寶在主動汲取天地靈氣時,又使靈氣不斷淬煉他的神識,不知不覺間,楊晉一的神識竟變得異常強大起來,其感知外界危險的能力,也比同水平的人要強出許多。
如此又練三月,他竟可腳踏氣劍,遨遊四方,輕鬆自如,驚豔旁人,隻是隱隱約約間,他總感覺這套身法似曾相識,可究竟在哪裡見過,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練熟“神禦九天”時,已經快到夏至,楊晉一開始著手習練書中的“五行易陽拳”和“天罡神功”。
經文記述,五行易陽拳威力極大,無為道長說一旦練成此套拳法,抬手便有毀天滅地的力量,當初青龍渡劫時,更是用此拳法打散了二十餘道天雷,可謂是驚世駭俗;而那“天罡神功”,修煉的速度似乎較之“神禦九天”更快一些,好似體內異寶察覺到了楊晉一的目的,每當他開始習練此套玄功,異寶立馬響應,無數靈氣從全身各處灌入體內,頃刻間就讓他恢複至最佳狀態。
後麵四個月的時間裡,他著重練習“五行易陽拳”,至於經書中的“破界浮屠”、“無相神功”和“不滅神訣”三套玄功,他再無時間練習——還有三日就到中秋了。
這日一早,他與東方芷嫣找到王言羽,說他們必須要下山去了。
王言羽知道楊晉一心事,這次也不再阻攔,分彆交給兩人一隻巴掌大小,鑿刻有“通天”二字的漆黑岑亮的木牌,告訴二人往後行走江湖,如若遇上困難,便將此牌掛在腰間,屆時自然就有人來尋他們,助他們渡過難關。
二人收好木牌,叩謝了王言羽和陳淦幾人,便相邀著一起下了山。
他們在山腳的村寨裡向一家農戶買了粗布衣裳,而後喬裝易容,東方芷嫣扮作老嫗;楊晉一則扮作一位中年男人,兩人在清翡江江邊登上一條貨船,船夫迎風揚帆,貨船朝著上遊緩緩駛去。
行至傍晚,江麵一片青橙,吃飽風的帆布鼓成一個球,貨船破浪而上,船頭輕輕揚起,勁頭十足。
東方芷嫣見楊晉一坐在船頭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