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4章 懇請賜婚太子妃(2 / 2)

太後聞言,目光觸及蕭珩之,恍然憶及往事,眼底漸染淚光,欣慰與激動交織。

皇帝頓了頓,繼續說道:“今朝爾得承父之誌,襲爵為王,當秉忠義,效忠社稷,毋負皇家厚恩。”

言罷,皇帝舉手示意,內侍呈上金印與玉帶,由兩名禮官捧至蕭珩之麵前。

殿內鐘磬齊鳴,樂聲悠揚,眾臣齊聲高呼:“恭賀北欽王!”

蕭珩之麵色肅穆,朝皇帝深深一拜,朗聲道:“臣必不負皇恩,不負先祖遺誌,誓守山河,忠誠不渝。”

典禮結束,殿中禮樂漸停。

皇帝與太後在眾臣的恭賀聲中起身離去。寧祉緩步踱出殿外,雖不動聲色,但心中暗暗不快。

身旁的段知安見他出神,撫平長袍,低聲說道:“今日不過是王爵封定,未必定局。來日方長,殿下不妨靜觀其變。”

“學生隻是想不明白,他為何要霸占太後孫兒這個位置?入宮是有何目的?他一個赤奴,那金絲玉符是如何來的?”

段知安搖頭:“此事我也暫無頭緒。但殿下當務之急,是想想他下一步會做什麼?”

寧祉聞言一怔,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蕭珩之已封王,下一步必然會向薑府提親。

若是蕭珩之向父皇討要旨意,太後勢必會助力,到時即便薑娩不願,一道賜婚詔令,她也不得不從。

他心中不安,眉頭緊鎖,腦海中翻湧出種種複雜的情緒。

立馬折身再去找皇帝,但袁公公說他已回宮歇下,隻請遞奏疏。

寧祉無奈,隻能等到次日上朝。

第二日一早,天還未亮,眾臣齊聚一堂,商議封聿關派將領出征一事。

自從把薑潯撤回後,就一直未定出征人選,原本在前線支撐的趙將軍,之前勉強能應付。

但隨著時節入冬,軍備糧草折損頗多,運到營地是少之又少,將士們已是苦不堪言,節節敗退。

再退的話,邊關就真要失守了。

段知安奏請聞氏帶兵,一來聞氏屢戰屢勝,手下士兵傷亡少,可節省兵力。二來聞氏從前亦有封聿關前線經驗,對敵軍作戰方式更為熟悉。

但聞國公卻不樂意了,朝中能將如此多,為何非要他聞氏去?

擺明了就是上回聞淺在家中吃了虧,他就在朝堂針對他。

聞國公稱辯:“聞氏雖戰勝多,可都是與大將一同帶兵,做不得功績,還請陛下三思。”

“國公此言倒是怪了,聞氏若無功績,為何要占著一將軍之位?不如讓出來給旁的能人頂上。”

“臣絕無此意,太師這話言重了。”

“那如此說來,便是聞氏不願為皇上效力了?”

“這......”

他說得咄咄逼人卻又字字在理,讓聞國公啞口無言。

皇帝當場頒旨,聞國公不得不接下。

朝會結束後,袁公公的拉長嗓子的一聲“退朝——!”,朝臣緩步退出大殿。

聞國公匆忙去叫住段知安。

“太師留步!”

“國公還有事?”

“臣是想問,太師可是還在為上回小女......世子妃獻舞一事,介懷於心?若是如此,還請太師直言,臣該如何彌補?”

一句世子妃,讓段知安嘴角緩緩落下。

“今日不過就事論事。何況我聽說,淺淺已與聞家斷了關係,國公大可放心,段某公私分得清,也沒那麼小氣。”

他說完就行禮告辭,不再給他多說的時間。

大殿外眾人陸續走乾淨,寧祉未動,目光凝重地看著龍椅上的人。

緊皺眉頭思索,最終像是按耐不住一般,上前幾步,恭謹行禮:“父皇,兒臣有一事相求。”

“何事?”

他緩緩說道:“薑家二小姐薑娩,性情端方,德行大方,兒臣心中傾慕已久,懇請父皇恩準,許兒臣迎娶薑娩為太子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