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做事雷厲風行,此番來南陽,看到他想看的,聽到他想聽的,得到他想得的,而今袁術在壽春僭越稱帝,引得局勢出現變動,那他就必須儘快趕回許都主持大局。
曹昂的那番言論,特彆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主張,對曹操的觸動很大,在袁術稱帝一事上,任何人都可以不表態,可唯獨他曹操不行。
不為彆的。
今下天子就在許都,在他曹孟德的治下,倘若在此事上沒有強硬表態,那先前奉行的政治主張,就失去了主導優勢。
這是曹操絕不允許的。
翌日。
宛縣城東外。
曹操一行要離宛歸許,南陽大批文武出城相送,袁術僭越稱帝一事,已在太守府傳開了,這是曹操的意思。
既然南陽文武選擇投效,那麼在一些事情上,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態度,這是曹操對他們的一次考驗。
不過曹操沒有多做彆的,而是將具體事宜交給曹昂,不管怎樣,今下的南陽太守是他的長子,何況這批文武的投效,是因為曹昂所寫唯才是舉令才聚集的,所以曹操沒有選擇越級乾涉。
“母親,此次父親急歸許都,您不必跟隨。”
在一眾文武圍聚之際,跟曹操表明各自態度時,曹昂卻沒有理會,他來到丁氏跟前,眉宇間透著擔憂道。
既是歸許,那定是快馬加鞭。
丁氏病情雖說痊愈,可這一路從宛縣趕回許都,曹昂是真擔心丁氏吃不消,對這位母親,曹昂是真關心。
“在宛縣待的時日夠久了。”
丁氏露出笑意,看著曹昂道:“你父既要歸許,那我豈能留在此處呢,子修,不必記掛我。”
“母親要歸許,不如與玉兒乘車。”曹昂見狀,就知無法勸說丁氏,遂道:“孩兒派人護送母親……”
“無需這般麻煩。”
丁氏擺手打斷道:“子修既在南陽有大事要做,那就彆分心,這騎術,你母還是會的,至於玉兒,叫宿衛一路護送即可。”
對丁氏而言,自家丈夫要麵臨新的挑戰,袁術僭越稱帝一事,會對天下造成什麼震動,會給許都帶來什麼影響,丁氏是清楚的。
這等態勢下,她如何能待在宛縣,而不隨曹操一起歸許呢?
何況曹操的脾性,丁氏是清楚的,隻怕等回歸許都,解決一些事情,安排好各項部署,那定然會領軍親討的。
曹操不在許都,即便有荀令君在,有一批文武在,但有些事,不是靠他們就能震住的,作為曹操的正妻,丁氏必須要在。
行軍打仗的事兒,她幫不上忙。
但為曹操看好家,在一些事情上下決斷,表明曹氏的態度,是她必須要做的!
這就是丁氏。
古往今來,哪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沒有一位深明大義的女人在支持?
“哈哈!”
此時曹操大笑著走來,這心裡既有欣慰,也有驕傲,但嘴上卻對曹昂道:“你這豎子,是真不知汝母之騎術?”
嗯?
曹昂生出疑惑。
“子修,汝母當初在譙縣,可沒少出城狩獵。”
跟著走來的丁斐,此時笑著對曹昂道,隨即朝丁氏一禮,“阿姊,卻不知這些年下來,騎術可曾落下?”
“汝覺得呢?”
在眾目睽睽下,丁氏先是對丁斐說了句,隨即在不少人驚愕下,丁氏動作嫻熟的翻身上馬,玉手一勒韁繩,伸手接過曹操遞來的馬鞭,“孟德,我等何時歸許?”